业绩下滑,李子园人事生变:“90后”企二代李博胜接任总经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月6日讯(记者 张静伦)近日,李子园(605337.SH)发布公告称,朱文秀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同时继续担任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苏忠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王旭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金洁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监事职务。

董事会同意选举朱文秀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公司同意徐曙光为公司第三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李博胜、金洁分别担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职务,聘任期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

玩味的是,此次辞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的苏忠军,此前因短线交易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而新任总经理李博胜,正是李子园董事长李国平的儿子。因此,李博胜的上任也被看作是典型的“二代交班”。

值得一提的是,正逢业绩增长困境的李子园,此前还遭多位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如今,李子园风波又起,一口气更换4名高管,职位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在此“内外交困”之际,李博胜担子不轻。

增长遇瓶颈,业绩低迷

1994年,李国平于浙江金华创立李子园。凭借着清甜的口感和性价比,李子园的甜牛奶迅速在消费市场上走红。从浙江金华发家后,李子园通过深度绑定“早餐店”这一消费场景,迅速在江浙沪地区站稳脚跟。

李子园创立的三十年以来,“甜牛奶乳饮料”一直是其最畅销的明星单品,公司95%以上的营收贡献来自于此。但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类型,很容易在市场变化中陷入被动。

分地区来看,如今的李子园仍是以华东地区为主的区域性品牌,全国化布局还待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大本营”华东地区贡献营收5.3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一半。华中和西南地区分别贡献了总营收的17.18%、18.94%。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李子园主要在江浙一带,而且主要是做三四线市场为主的产品,围绕乳饮料和液态产品,而产品结构又偏中低端,所以造成了公司整体的动销没有表现很好,公司也没有充分发挥好区域企业的优势特点。近些年在华东、华南市场上涌现出新的小众细分品类,这些细分品类对于市场的挤占也非常明显,特别是一些奶茶、冰品的涌现,极大地分食了传统乳品市场的蛋糕。”

此外,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减糖”“无糖”等健康饮食消费的追求,李子园“甜牛奶”的成分近年来也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审视和吐槽。该产品配料表显示,该公司含乳饮料主要原材料包括奶粉、生牛乳、白砂糖等。

且从行业整体趋势来看,含乳饮料市场的增速正在放缓。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统计,2018-2022年,中国含乳饮料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3%;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169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从8.3%进一步下降到4.5%。

另一方面,李子园在市场上面临着众多可替代产品的竞争,诸如娃哈哈AD钙奶、伊利优酸乳、蒙牛“酸酸乳”、养乐多以及均瑶“味动力”……都深耕于乳饮赛道数十年,且都是爆款产品,自身渠道更是扎根于一二三线乃至乡村市场。

因此,自2021年李子园上市之后,其营收规模就一直在14亿元区间徘徊,而净利润也表现一致。

为应对业绩下滑,李子园一度寄希望于营销。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大增近四成,达到1.62亿元。但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0.48%和16.83%。由此可见,从数据表现来看,李子园卖力营销也未能换取业绩的增长。

开拓第二曲线收效甚微

为了减少对大单品依赖以及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李子园先后向市场推出李子园奶咖、李子园椰奶、果蔬酸奶、无乳糖燕麦奶以及零脂肪乳酸菌饮料等新品。2024年又加大新品开发力度,持续推出无菌灌装杯装果汁饮料、每日五黑等新产品。但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李子园其他饮料产品占李子园的营收比重仅为3.46%。

在大单品颓势、新增长曲线难以孵化的情况下,李子园寄希望于出海寻求增量。10月8日,李子园宣布,今年9月份公司迎来了第一份来自东南亚的订单,整整30吨的李子园甜牛奶完成装车并顺利通过海关抽检,成功发往东南亚地区,后续将陆续出口老挝、缅甸、泰国等地。

而在东南亚市场,李子园还需要面对此前早已出海的乳制品巨头。目前伊利和蒙牛在东南亚市场均已投建工厂,并以此为依托来拓展当地市场。伊利2023年财报显示,其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年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0.1%。蒙牛财报也显示,其产品已经进入了东南亚、大洋洲、北美等区域的1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其中蒙牛冰淇淋业务2023年在东南亚市场快速增长,旗下的艾雪品牌位列印尼市场第一。

相比之下,李子园仅依靠单一的大单品“独闯”东南亚市场,使得其在竞争中的落败风险相应增加。

不论如何,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子园迎来“接班时刻”,“浙商二代”李博胜的传承使命之路刚刚开始,他能否消解业绩颓态,带领企业如愿转型,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