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工科技: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处三重红利期 多项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

《金基研》晨曜/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近年来,受老龄化加剧、智能制造战略支持、先进智能化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行业进口替代加速,市场空间广阔。

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工科技”)专注于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及精细化工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来国内锂电池出货量攀升,锂电池厂商纷纷扩产。同时,精细化工行业规模扩大带动上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由此,应用于锂电池及精细化工行业的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市场需求上涨。

深耕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多年,宏工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了众多关键设备、控制系统和产品,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宏工科技产品累计推广应用工程案例达上千项,行业应用经验丰富,其在五大领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在手订单充裕。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行业应用经验积累及应用领域拓展,宏工科技已成长为国内主流的物料自动化处理一站式方案提供商之一。

 

一、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处于三重红利期,市场规模逐年上涨

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主要应用于有粉料、粒料、液料及浆料等物料处理需求的流程型工业领域。相对于传统物料处理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低污染、高能效、精准计量、智能控制。

 

1.1、老龄化加速机器换人进程,物料自动化处理需求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内老龄化问题加剧,低成本劳动力逐渐减少,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4年,国内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1.91亿人、2.01亿人、2.10亿人、2.17亿人、2.20亿人,占当年度全国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3.5%、14.2%、14.9%、15.4%、15.6%。

同时,全国制造业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已经从2019年的5.29万元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7.18万元;制造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亦从2019年的7.81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0.39万元。

适龄劳动力减少与成本上升共同推动制造业加速自动化转型。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可以实现对物料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显著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与管理成本,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1.2、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升级,近五年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CAGR达14.42%

近年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动力。

受益于智能制造进程的推进,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快速扩大。

据中研网数据,2020-2024年,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2.10万亿元、2.50万亿元、2.68万亿元、3.20万亿元、3.60万亿元,近五年CAGR达14.42%。

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属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下的重大成套设备,是下游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装备支撑。随着智能制造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规模的扩大,物料自动化处理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3、技术创新驱动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发展,进口替代加速

传感技术、5G技术、自动化技术、仿真技术等先进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正在促进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迈进,从而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大型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曾大量使用进口产品,随着国内设备企业不断深耕、突破以及产业链各环节迅速发展,相关领域的生产设备出现了明显的进口替代趋势。

以锂电设备为例,根据高工锂电调研数据,锂电前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88%,锂电中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90%以上,而锂电后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超过95%。

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加速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进口替代进程,国内内拥有领先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的物料自动化处理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据智研瞻数据,2019-2023年及2024年H1,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393.29亿元、399.46亿元、421.44亿元、433.31亿元、461.49亿元、241.97亿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87%。

简言之,受益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进口替代加速,市场空间广阔。

 

二、锂电池扩产提升相关设备需求,精细化工行业规模增长带动上游投资增长

作为下游行业的重要生产设备,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与下游需求紧密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是该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能有效解决锂电池、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等诸多行业生产环节的痛点问题,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

从行业应用来看,宏工科技的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精细化工等领域。

 

2.1、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锂电池厂商扩产

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有关行业的发展被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中汽协数据,2020-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36.73万辆、352.05万辆、688.66万辆、949.50万辆、1,286.60万辆,CAGR达75.14%。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分别为5.4%、13.4%、25.6%、31.6%、40.9%。

储能行业方面,“双碳目标”下,国家相关部委正积极推进“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以锂电池为首的电化学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国内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带动配套储能设备的需求提升。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202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48.20GW、54.93GW、87.41GW、216.88GW、277.57GW,CAGR达54.91%。

同期,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71.67GW、47.57GW、37.63GW、75.90GW、79.82GW。其中,2020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大幅上升,同比增长178.44%,主要原因系国内明确了风电补贴退出的最后期限,形成风电抢装潮。

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带动下,近年来国内锂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据GGII数据,2020-2024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143GWh、327GWh、658GWh、886GWh、1,175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9.31%。

在市场需求驱动下,近期锂电池厂商纷纷扩产,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在内的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宣布产能建设项目新进展。

2024年,在电池领域,电池网统计在内的162个新项目中,127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3,705.5亿元。

锂电行业内企业纷纷进入扩产周期,促使相关设备企业进入长久景气周期。

 

2.2、近五年精细化工行业规模CAGR为11.87%,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精细化工是宏工科技产品的另一个重要下游应用领域。随着科研力量及产能的提升,国内精细化工行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化工学会及中研网数据,2020-2024年,国内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分别为4.15万亿元、4.82万亿元、5.37万亿元、5.86万亿元、6.50万亿元,近五年CAGR为11.87%。中研网预计2025年国内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达7.20万亿元。

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精细化工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3年,国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87万亿元、2.21万亿元、2.89万亿元、3.24万亿元。2024年,全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8.6%。

综上,近年来,下游锂电池及精细化工产业持续发展,提升了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的市场需求。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光伏及风电装机量上涨,使得锂电池出货量攀升,锂电池厂商纷纷扩产,相关设备需求提升。

 

三、ROE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客户覆盖五大领域优质企业

 

3.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

观其业绩,近年来宏工科技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呈逐年上涨趋势。

据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5.79亿元、21.78亿元、31.98亿元、14.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亿元、2.98亿元、3.15亿元、1.11亿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运用效率的核心财务指标之一。近年来,宏工科技的ROE“领跑”同行业可比公司,盈利能力突出。

据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的ROE分别为29.27%、86.14%、48.29%、12.86%。

同期,宏工科技同行业可比公司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OE分别为6.69%、7.52%、-5.03%、-19.62%;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ROE分别为7.61%、21.27%、14.74%、6.59%;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ROE分别为21.03%、22.55%、15.31%、5.12%;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OE分别为5.78%、8.50%、9.30%、7.77%。

经金基研计算,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上述四家宏工科技同行业可比公司的ROE均值分别为10.28%、14.96%、8.58%、-0.04%。

 

3.2、拥有五大领域高端客户资源,2025年前两月新签订单6.86亿元

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口碑,宏工科技已进入众多不同下游应用领域的知名客户的供应商序列,与现有客户群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核心客户群体逐年稳固。

在锂电池匀浆领域,宏工科技已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赣锋锂业等知名客户的稳定供应商,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宏工科技已成为广东邦普、华友钴业、容百科技、长远锂科、湖南裕能、德方纳米、贝特瑞、杉杉股份、翔丰华等知名客户的设备供应商。

在精细化工领域,宏工科技已成为三棵树、传化智联、万华化学、合盛硅业等知名公司的设备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石墨以及各类化工中间体的生产制备过程。

在橡胶塑料领域,宏工科技已成为中广核技、宝胜股份、瑞华泰、家联科技等知名上市公司的设备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尼龙、PP、PC、PVC、ABS 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及其改性塑料制品、PBAT、PLA 等可降解塑料以及橡胶弹性体等工业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的物料处理。

在食品医药领域,宏工科技已进入安琪酵母、鲁花集团、徐福记、华中正大等企业的供应商序列。

随着业绩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宏工科技在各行业知名客户处的服务质量受到广泛好评,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宏工科技获得2022宁德时代供应商大会“技术创新奖”荣誉,欣旺达“战略供应商”“优秀供应商”荣誉、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友钴业子公司)“优秀供应商”称号、获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山东德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颁发的“优秀供应商”称号,收获亿纬锂能、容百科技等多家客户感谢信。

优质的客户资源和不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使得宏工科技的在手订单充裕,新签订单情况良好。

据招股书,2025年1-2月,宏工科技新签署订单金额约为6.86亿元,占其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手订单金额24.82亿元的27.64%。

综前所述,近年来,宏工科技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整体向好,其ROE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盈利能力突出。同时,宏工科技在五大领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且获得多家客户授予的优秀供应商称号。目前,宏工科技的在手订单充裕,新签订单情况良好。

 

四、累计推广应用工程案例超千项,设备及软件自研自产提升市场竞争力

自成立以来,宏工科技聚焦于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散装物料的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自主核心设备、配件和软件的物料自动化处理方案解决商。

 

4.1、核心产品收入占比连年增长,累计推广应用上千项案例

按照产品类别划分,宏工科技主要产品包括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单机设备和配件及改造。其中,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是宏工科技的核心产品,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在78%以上,且呈稳步上升趋势。

据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收入分别为4.49亿元、17.46亿元、26.77亿元、13.47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05%、80.55%、84.15%、92.79%。

目前,宏工科技的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已在锂电池、精细化工等行业中累计推广应用数千项工程案例。不同行业的应用经验使宏工科技积累了针对多种不同物料的处理经验与数据,特别是精细化工领域高端特种材料的输送、混合、除杂等处理经验,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保障宏工科技未来新领域的业务开拓。

2022年,宏工科技在国内锂电匀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24.67%、17.99%、10.34%,居于行业前列。

 

4.2、核心设备及控制软件自研自产,解决软硬件协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宏工科技具备主要核心设备、软件控制系统自研自产能力。

相比于产线集成商,宏工科技拥有主要物料自动化处理核心设备的自产能力,如搅拌机、中转罐、犁刀混合机、螺带混合机、包装机等;宏工科技自研的软件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对各类设备进行实时运行监控,也可与客户已有的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下至产线设备运行情况,上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数据互联互通,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数据分析。

通过将自身核心设备及工业控制软件应用于自身产线,有利于提升软硬件结合质量以及产线整体交付能力,加深客户粘性。

由于宏工科技具备解决方案、主要核心设备、主要核心零部件、软件的自研自产能力,因此其软件与设备、工艺可无缝衔接,产线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程序问题、软硬件衔接不畅等问题可有效解决。

综述之,近年来,宏工科技聚焦核心主业,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的收入占比逐年上涨。目前。宏工科技产品已累计推广应用数千项工程案例,行业应用经验丰富。同时,宏工科技具备主要核心设备、软件控制系统自研自产能力,有效解决软硬件衔接不畅等问题。

 

五、重创新研发费用率逐年上升,多项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

物料自动化处理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集机械、电气、信息、自动控制等技术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而且,相关产品需要针对下游客户的物料特性、生产工艺、制造流程进行定制化、个性化开发,技术难度进一步增加。

 

5.1、重创新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上涨,研发人员占比达29.58%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宏工科技重视研发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和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0.32亿元、1.28亿元、1.97亿元、1.0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54%、5.87%、6.15%、7.03%。

研发团队建设方面,宏工科技注重建设和培养人才梯队,已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研发能力强、有一定生产经验的专业技术团队。截至2024年9月30日,宏工科技拥有研发人员423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29.58%。

 

5.2、多项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11项核心技术贡献收入超99%

经过多年持续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宏工科技现已掌握了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多种散装物料的全流程处理技术,形成了从前端投料、中端搅拌混合到后端干燥包装等的专利链,开发了众多关键设备和产品,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宏工科技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包括环保型吨袋卸料技术、多组分环形小料配料技术、柱塞流密相气力输送技术、基于RGV的物料自动化输送技术、双管式输送换向技术等11项。截至2024年9月30日,宏工科技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370项、外观设计29项,并拥有软件著作权共95件,多项技术成果已成功产业化。

据招股书,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核心技术业务收入分别为5.76亿元、21.67亿元、31.81亿元、14.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40%、99.51%、99.47%、99.51%。

此外,针对锂电池、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等多个下游行业的不同应用场景,宏工科技积累了数千种工艺模型库单元,以及包含数千种物料性质研究成果的数据库。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11月22日举行的高工锂电年会上,宏工科技推出了两款创新智能化设备——全自动吨袋拆包系统和全自动吨袋包装系统,标志着其在锂电材料生产自动化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中,全自动吨袋拆包系统是锂电行业内首款实现全自动化吨袋拆包功能的产品,解决了以往吨袋投料自动化程度低、残余量不稳定、投料环境差等痛点,获评“2024高工金球奖-年度创新技术产品”。

总的来说,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加速机器换人进程、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升级、先进智能化技术驱动等因素影响,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行业进口替代加速。特别是宏工科技产品主要应用的锂电池、精细化工产业持续发展,提升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市场需求。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光伏及风电装机量上涨,使得锂电池出货量攀升,锂电池厂商纷纷扩产,相关设备需求上涨。

近年来,宏工科技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整体呈上涨趋势,ROE“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宏工科技重视研发创新,研发投入占比呈上涨趋势,在主要物料处理环节形成11项核心技术,开发了众多关键设备、控制软件和产品,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宏工科技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自主核心设备、配件和软件的物料自动化处理方案解决商,其产品累计推广应用数千项工程案例。此外,宏工科技在五大领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在手订单充裕,新签订单情况良好。

 


AI财评
宏工科技作为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的领先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其核心逻辑在于三重红利叠加:一是人口老龄化倒逼制造业“机器换人”,自动化设备需求刚性上升;二是政策驱动智能制造升级,行业年复合增速达14.4%;三是国产替代加速,锂电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公司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2022年在锂电匀浆设备市占率达24.67%,凸显技术壁垒。 财务表现上,公司ROE持续领跑同业(2022年高达86.14%),核心产品收入占比突破92%,验证商业模式的有效性。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7%,吨袋拆包系统等创新产品进一步巩固技术护城河。风险点在于锂电行业扩产周期波动可能影响订单持续性,但精细化工等多元布局提供对冲。短期看6.86亿元新签订单支撑业绩,长期需观察技术迭代与跨行业复制能力。当前赛道坡长雪厚,公司卡位优势显著,若成功上市将加速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