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2024: 深耕沃土,春生夏长

苏州银行深耕区域经济,谱写出一曲现代金融服务的“评弹新声”。


文/每日财报 林岚

2024年末,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2.23亿元,较上年增长3.01%,实现净利润总额63.75亿元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6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10%和10.15%,总资产规模达6938亿元,稳居城商行第一梯队。


苏州银行是凭什么常年保持稳健增长的呢?

苏州园林的叠石理水,既有传统金融的稳健肌理,又蕴藏科技赋能的时代韵律。当长三角的产业浪潮与数字经济的星辰大海在此交汇,苏州银行这家扎根姑苏的城商行,坚定落地科创赋能、数字革新、绿色转型、普惠润泽、银发关怀这五篇大文章,深耕区域经济,谱写出一曲现代金融服务的“评弹新声”。

科创赋能:做新质生产力的“伴飞者”

在苏州工业园区,当某人工智能初创团队为研发资金焦灼时,苏州银行的“铁三角”服务团队已带着知识产权质押方案叩响大门——这是“1+10+9+N”创新服务网络的毛细血管在搏动。从总行科创绿色金融部到10家科创人才金融服务中心、9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再到遍布江苏的N个灵活服务触点,这张服务网如同精致的苏绣,既勾勒科创战略的经纬线,又织密实体服务触达点。


而全国首创的“小苏科创力”专属评价模型,则勾勒出差异化科创服务图景。它突破传统财务评估的二维平面,整合权威外部评级、投融资活跃度、知识产权价值图谱及产业特征分析等要素,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创新基因识别码"。这套评估模型斩获了全国银行业首张数据知识产权证书,可使得客户经理精准捕捉科创新兴企业的独特光轨。

同时,苏州银行精心编织了"GOAI"科创生态圈——联动投资促进、科技创新等政府职能部门(Goverment),汇聚顶尖学府、科研机构、产业园区与孵化器载体(Origin)的沃土,携手券商、律所等专业服务机构(Agency),结合创投基金、担保机构等非银金融力量(Institution),共筑“金融+”的生态雨林。以苏州某半导体公司为例,它立志于征战芯片自主化之役,苏州银行在其初创期便以创业扶持资金注入创新火种。伴随着企业成长,苏州银行借力“GOAI”生态圈,持续优化金融护航方案,以金融活水滋养着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长。

数字革新:解码未来的“金融元宇宙”

作为数字人民币首批试点的前沿阵地,苏州银行以本土银行的担当,在这场金融科技革命中勇立潮头。作为2020年便成为全国首家接入流通体系的非运营机构银行,苏州银行为姑苏大地带来数字支付的新风。从工资发放到停车缴费,从税款缴纳到食堂餐费,数字人民币在G端政务、B端企业、C端民生的应用场景全面开花,织就了一张覆盖千万用户的数字金融服务网。


在国际贸易环境面临挑战的时刻,苏州银行巧妙运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升级了的“汇智赢”国际结算系统,可以实现方案定制化、业务无纸化、流程线上化、终端自助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体验,真正实现“各方多赢”。目前,借力“汇智赢”系统,该行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合作,在跨境金融领域突飞猛进。

在托管运营的幕后战场,苏州银行则以数字化为利刃,雕琢出业务新范式。自动化估值平台实现托管产品100%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智能指令处理平台则借助OCR与NLP技术,完成指令自动分拣、录入与校验,将交易结算效率提升60%以上,有效防控80%以上的转账风险。凭借这些硬核实力,2024年,苏州银行资产托管规模跃过2000亿元大关,增速行业领先,并一举斩获"资产托管银行拓扑奖""年度卓越资产托管奖"等六项殊荣,彰显了数字化创新与风控能力的双轮驱动。

2024年与移动云的战略合作,则写下"央地合作"的精彩注脚。当首个"AI程序员"正式入职,代码世界迎来智能助手。辅助平台则让测试用例生成覆盖率超90%,准确率达80%,效率提升50%,为研发团队卸下重担。而移动AI云电脑的登场,又为传统PC设备困境带来破局之道——依托中国移动的算网资源,让营业厅、办公室、培训室的终端用户,通过多设备随时接入云端桌面,开启了"屏幕即入口,办公无边界"的便捷新体验。

绿色转型:碳账户里的“水墨江南”

苏州银行自主研发的绿色金融管理系统,不仅摘得苏州自贸片区"绿色金融创新奖"的桂冠,更成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数字引擎。这套智慧系统深耕于数据治理的沃土,搭建起全线上化管理平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中的绿色资产智能识别功能,能够将绿色信贷标识细致地嵌入对公信贷全流程,对照监管部门的绿色分类标准,为每一笔信贷资产进行科学且严谨的"生态标注",让金融活水清晰流向真正的绿色领域。


而近日,苏州银行成功落地了全省首单新型高效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转型金融贷款,为行业绿色转型点燃强劲引擎。此次受惠的,当了解到某特种玻璃企业正致力于生产技术升级以提升能源效率时,苏州银行迅速联动苏州双碳产业科技投资公司,为客户定制融资方案。经过多轮深入调研与高效对接,这笔满载绿色希望的贷款顺利发放,助力企业绘制减碳宏图——预计到2028年底,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将下降25%。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银行于2023年落地的首单碳排放挂钩项目贷款,堪称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结合的典范。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作中,苏州银行与企业达成创新约定:以每年50万千瓦时发电量、300吨碳减排量为"绿色标尺",若未达标则次年启动利率动态调节机制。这种"激励+约束"的金融设计,既精准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又引导企业不断优化运营、提升新能源发电量。

普惠润泽:滴灌经济的“活水工程”

苏州银行聚焦"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科创人才"三大核心客群,不断精研升级"快抵贷""征信贷"等产品功能与智能审批体系。同时,开创批量银担合作新范式,并让"政采贷"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推动"房抵经营贷"审批迈向自动化,缩短审查审批的决策链条。

针对小微企业,开启"百行进万企""首贷扩面""滴灌润苗"等银企融资对接专项行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门前,搭建起精准对接的桥梁,让更多小微企业沐浴到首贷的阳光。同时,减费让利的春风持续吹拂。苏州银行严格恪守"七不准、四公开"准则,全面落实"两禁两限"政策要求,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享支付降费的实惠,切实降低经营成本。


针对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村贷通""助农贷"等三农特色产品。比如为返乡创业的被征地农民量身定制"创e贷",以助力其实现创业梦想;围绕民生"菜篮子"工程,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户推出"快易贷"。以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它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射阳大米"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运营者,盐城分行通过供应链融资的纽带,将普惠金融的温暖传递到该品牌上下游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释放"射阳大米"的品牌价值。

银发关怀:打造暖意的“幸福里”银行

苏州银行以温暖为笔,为银发客群勾勒出名为"苏心康养"的温情画卷。这套精心搭建的服务体系已陪伴34万老年客户,在医疗、教育、养老等维度编织起覆盖全域的智慧服务网络。其中"幸福里"俱乐部围绕康养生活的每个场景,提供全程陪伴服务。更有每月28日的"苏心康养服务日",将暖心的柜面服务送进社区院落与养老院舍,让金融服务化为触手可及的温情守护。

针对银发族的数字生活需求,苏州银行在手机端打造了专属的"颐享空间"——以大字体的适老界面,成为长者指尖的贴心管家。养老金到账的温馨提醒、"银发课堂"里的数字知识讲解、精准定位的养老地图,每一项功能都似为长辈量身定制的生活助手。新上线的96067"银龄通"服务热线,则以亲切的方言沟通,架起一座温暖的沟通桥梁。


在政务服务的衔接中,苏州银行将敬老爱老融入生活细节:积极推进省社保卡与尊老卡的发放工作,让证件成为连接民生保障的纽带;优化社银、税银、医银等政务平台系统,使养老金、尊老金的发放顺畅抵达。同时作为苏州市养老产业联合会的重要成员,苏州银行又化身长者的生活伙伴,两年间举办250余场康养活动——反诈课堂守护晚年财富,手工DIY点亮生活趣味,健康讲座传递养生智慧,超2万人次在这些活动中收获知识与欢笑,编织起温暖的社群网络。


线下服务网点更是处处流淌着适老的匠心:"爱心窗口"前,工作人员以一对一的专属引导,让每次业务办理都成为温馨的交流;智能机具上的适老界面,让操作清晰易懂;热线客服的方言服务,用熟悉的乡音传递关怀,打造出没有距离感的金融服务体验。这一系列贴心设计,让苏州银行的网点成为长者心中的"温暖驿站",每一次相遇都充满尊重与理解。

结尾

当夕阳为东方之门镀上金边,在这幅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里,苏州银行如一位深谙吴门画派精髓的匠人,以创新为墨、以责任为砚,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宣纸上用心绘制。这家生长于吴地的城商行正用科创、数字、绿色、普惠、养老这五支如椽巨笔,描摹着“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更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银行的"苏式样本"。


AI财评
苏州银行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3%,净利+10%),展现出城商行差异化发展的成功范式。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绑定区域经济,通过"科创赋能+数字转型"双轮驱动构建护城河:1)独创"小苏科创力"评估体系,打造"GOAI"生态圈,精准灌溉新质生产力;2)数字人民币试点、智能托管系统等数字化布局提升运营效率,托管规模突破2000亿。资产质量方面,绿色贷款占比持续提升,转型金融创新案例凸显ESG战略前瞻性。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将63%贷款投向苏州本地,区域集中度风险需关注。未来增长点在于:科创金融的估值溢价、数字人民币场景扩容,以及养老金融的蓝海布局。建议跟踪其净息差企稳情况(当前1.72%)及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8.3%)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