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尔雅融资余额1.43亿元,被立案或还面临受损股民维权

摘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4月22日,美尔雅融资净偿还15.19万元;融资余额1.43亿元,较前一日下降0.11%。

美尔雅1.jpg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吴墨 编|深海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4月22日,美尔雅融资净偿还15.19万元;融资余额1.43亿元,较前一日下降0.11%。

值得关注的是,4月18日,美尔雅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公告显示,美尔雅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郑继平于2025年4月18日分别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52025002号和0052025003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及郑继平立案。

对此,已代理众多股票索赔、获赔的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宋联民向雷达财经表示,根据证券法及相关规定,受损投资者可维护自身权益。凡是在上市后到2025年4月18日之间买入过,并在2025年4月18日收盘时持有美尔雅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报名参加索赔。报名请关注公号“雷助吧”(雷助码:99)参与,获赔前无任何费用。

雷达财财经注意到,3月4日,美尔雅发布关于监事辞职的公告。

美尔雅监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监事张静雅的书面辞职报告。张静雅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辞职生效后,张静雅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张静雅的辞职未导致公司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张静雅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监事会之日起生效,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监事会的依法合规运作。

美尔雅称张静雅在担任上述职务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公司的规范治理和良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眼查显示,美尔雅参与招投标项目418次;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138条。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美尔雅立案风波凸显信披合规风险** 美尔雅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折射出公司治理及内控短板。融资余额虽小幅下降,但市场对其信任度已受冲击,后续或面临投资者索赔风险。结合近期监事辞职事件,公司管理层稳定性存疑,可能进一步影响经营决策效率。 从投资角度看,立案调查结果未明前,股价波动风险升高,短期建议谨慎观望。长期需关注公司整改措施及实际控制人责任认定,若坐实违规,可能引发更大规模诉讼及监管处罚。当前投资者可依据证券法维权,但索赔周期与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美尔雅事件再次警示上市公司信披合规的重要性,中小投资者需强化风险意识,依赖法律途径止损。监管趋严下,企业唯有提升透明度方能重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