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集体告别大小周:小红书引领职场自由浪潮


最近,小红书一纸全员信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宣布自5月1日起正式取消“大小周”工作制度,同步解除员工的竞业限制。

原制度为单周工作6天(仅休1天)、双周工作5天(休2天),取消后将统一为双休,特殊岗位加班需提前申请审批,同步取消现金及期权竞业限制,允许离职员工申请期权回购,进一步优化劳动权益保障。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相关话题更是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次工作制度的调整,但深入分析便能发现,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小红书企业价值观的升级、行业生态的转向以及社会对“人性化职场”的迫切期待。

  • 掀起职场革新与员工“双向奔赴”

小红书掀起职场文化革新,其实早有征兆: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自2024年底便启动制度调整调研,历经半年论证,最终选择与员工 “双向奔赴”。

如今的部分行业中,大小周、加班、竞业总是存在。

诸如KPI、OKR这样的管理工具原本是用于提升目标导向,但却逐渐变味,有些员工们为了避免绩效垫底或在周期内完成项目,只能通过延长工时来换取数据达标,大小周也曾是互联网行业的效率密码,然而,随着Z世代成为职场主力,这一制度逐渐沦为 “无效内耗”的代名词。


对此,小红书在内部信中表示,取消隔周周六工作的安排,是鼓励大家找到最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工作方式与节奏。

《中国职场人加班报告》显示,取消大小周的企业员工平均效率提升22%,创新提案数量增长38%,健康与家庭时光的回归,让更多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

竞业协议,本是也只针对高管或相关核心技术岗,如今却不利于一些技术路径单一的从业者另寻他路,尤其是互联网从业者对于是否接触公司核心机密等情况更难以界定。

对此,小红书在内部信中这样表示道:

“不再通过竞业限制个体流动,仅要求同学履行信息保密和不招揽义务”,迈出了打破互联网行业竞业协议枷锁的第一步。

不得不说,小红书这波革新可谓是“一箭双雕”。

一直以来,小红书都以“标记我的生活”为口号,取消大小周、保障双休与其倡导的“生活美学”形成价值观共振,能大大提升公众好感度 ,此外对于内部发展来说,加班费支出减少、期权回购计划能降低人才流失风险 ,降本与激励并行,管理进一步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在金三银四的黄金招聘期,00后求职者将 “双休”设为入职红线,95后员工直言 “单休周比连续加班更累”。

有数据显示,近80%的年轻员工更倾向选择提供双休的企业,此番改革,也将助于小红书吸引人才,提升自身组织活力。

在其全员信中,小红书有言道:“点亮一盏小灯,向环境发出不一样的信号”,这场变革将不仅是内部制度调整,更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向人本共识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二、人力资源,更是“人力资本”

随着越来越多头部知名企业加入改革,整体社会的用工环境也将会愈加完善。

在小红书之前,快手、字节跳动、美团优选便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2022年得物也宣布取消大小周,而企业纷纷跟进关注员工生活与工作平衡的背后,不仅仅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的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原因。

传统的视角下,人力资源总是被视为“成本项”,但对于小红书来说,人才不仅稀缺,还具有投资属性。

近三年,行业招聘巨头逐渐消失,小红书的招聘需求却三连涨,展现出极大的人才吸纳能力。2022年,小红书招聘需求从15名跃升至第2名,2023年保持第2的位置,超过腾讯、美团、阿里巴巴、网易、百度等老牌大厂,仅次于字节跳动。


在此基础上,小红书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股权激励等等方式,将员工技能转化为可增值的核心资产。

比如,小红书的“REDstar顶尖人才计划”为所有入选同学设置了定制化培养方案和成长通道,由技术大牛、高管直接带教,还分别为技术序列和非技术序列的校招生举办了“超级码力”和“薯光计划”启航营。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小红书还采取了高薪策略。

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也正是因此使得小红书在胡润研究院2023上海独角兽企业榜单中估值高达1000亿,位列榜首。


图源 张通社

对于小红书来说,人力资源不仅仅是资本,更是一种组织资产,张一鸣也曾大谈到:优秀人才密度才是核心竞争力,人力成本并非关键,关键在于投资回报率。

一直以来都有观点认为:“内卷式”竞争具有破坏性,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如今小红书已成立12年之久,月活用户达3亿,日搜索量近6亿次,早已肩负起了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带头助力行业发展

不仅掀起“反内卷”行动,还给西藏捐款,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妈妈向上”计划,帮助中国乡村妈妈获得职业发展,2023年河南暴雨灾情,小红书不仅再宣布捐款1000万,更紧急开通了多项服务于当地用户需求的站内内容等等。


而这些,也只是小红书履行社会责任的冰山一角。

不论是哪一个发展方向,小红书都映射了一个时代的情绪:在当今这个社会信息过载和选择焦虑的现实中,人们渴望真实、渴望归属、渴望意义,小红书更是用自身行动,点亮了一条通往“科技向善,商业向人”的灯塔。






参考:

最新人才流动报告出炉:小红书等“新一线厂”崛起,比大厂支付更高薪酬——海拔新闻

小红书取消“大小周”引热议:互联网行业“反内卷”再添里程碑——搜狐新闻

小红书2025校园招聘启动 突出顶尖人才培养——周到上海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小红书取消“大小周”的战略深意与行业启示** 小红书取消“大小周”并解除竞业限制,表面是员工福利升级,实则是战略成本优化与人才资本化的关键一步。 1. **降本增效**:取消大小周直接减少加班费支出,而双休制度提升员工效率(行业数据显示效率可提升22%),符合“少工时高产出”的现代管理趋势。 2. **人才竞争壁垒**:在“金三银四”招聘季,双休政策成为吸引Z世代人才的差异化优势,同时期权回购计划降低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强化组织稳定性。 3. **估值逻辑升级**:小红书通过“人力资本”而非“人力成本”的定位(如REDstar计划、高薪策略),将员工技能转化为增值资产,支撑其千亿估值。 **行业启示**:互联网行业从“内卷竞争”转向“效率竞争”,小红书此举或倒逼同行跟进,推动行业从“规模优先”到“人效优先”的范式转变。短期成本可控,长期利于生态健康,符合ESG投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