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财报 唐纳
“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美团,也许马上就会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新式购物平台。4月15日,美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闪购”,历经7年成长,这个项目正式走向独立。
住在上海郊区的陈陈,尽管附近没有大型商超,却依然没为购买心仪的用品而焦虑,“大一点的超市开车要将近25分钟,现在用闪购买衣服、包包、化妆品甚至手机,3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比快递等几天快的,品质也很好”。
普通人看似简单的消费习惯,实则带来了新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多的同陈陈一样的用户正在参与一场重塑中国电商格局的消费革命。
其背后,则是美团闪购正在打造的新式本地零售电商业务,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单算苹果授权店,全国目前已有7000家接入美团闪购。
“筹备已久。”从外卖到闪购,美团为消费者进行的二次创业正在加速。
真相,外卖并非就是“躺赚”生意
在外界看来,外卖就一定是很赚钱的,不过,这一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的业务上,鲜为人知的是,外卖业务对美团而言,并非一门“躺赚”的生意。
举个简单的例子,202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美团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但客单价却持续下滑——以“拼好饭”为代表的低价订单占比攀升至单日峰值800万单,占外卖总单量的8%~10%。
这种“增量不增收”的情况,源于配送成本与用户需求的博弈:每单外卖的骑手成本约7-8元,而客单价低于15元的订单几乎无法覆盖履约成本。更严峻的是,如果要算上各种隐形投入的商业成本,外卖赚的空间其实没想象中的那么充足。
即便在2024年二季度净利润创下113.5亿元新高,外卖生意还是颇为承压,——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24.3%降至20.9%,外卖订单量增长逐渐见顶。这迫使美团必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答案早已浮出水面:即时零售。
根据券商研报,闪购业务的增速是外卖业务的2.4倍(23%vs9.5%),事实上,美团闪购业务确定也成为美团核心商业板块中的关键业务。
对比两个业务,不难发现,外卖业务本质上是“高频低毛利”的流量入口。2024年,美团外卖单量增速预计为12.5%,2025年将进一步降至10%。相比之下,即时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5042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50%,且渗透率仅15%,远未达天花板。
一方面外卖业务相对承压,而在美团闪购的评论区,消费者对这种新的购物场景似乎更为此乐此不疲,从买手机到睡衣到买药...........很多人是在美团闪购里入手的。
可见,围绕即时零售这个用户颇为需要的业务,美团可以做的价值和事情,显然在未来可以更多。
二次创业,“四大”能力,构起闪购长期发展底座
所谓即时零售,简单的理解就是覆盖的“即时性消费场景”,它的逻辑可以这样去理解:用户购物需求产生→匹配优质周边供给资源→30分钟送达。
这种场景正被更多的用户所青睐,行业发展规模和增速佐证了美团进军这一领域的正确性。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达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基于当前趋势,2030年突破千亿订单规模,未来6年保持年均13.1%的两位数增长。
美团在4月将“美团闪购”作为独立品牌运作,并定位确定为“闪购一下,30分钟好货到手”,足以见得美团有意要为用户带来新的购物革命体验。
回过头来看,从试水到战略核心,闪购已经走过七年进化,这就意味着:美团准备好了。
闪购最早于2018年在美团内部上线,最初只是将商超、药店接入外卖平台,但市场需求的驱动,促使美团捕捉到了正在兴起的红利,并不断发展此业务。
以2024年的618为例,美团闪购在此期间,通过多重流量和资源倾斜,截止线上线下的门店营销活动,为商家带去了同比 2023 年增长260%的流量!即使从2024年全年看,闪购的年度交易用户数量也接近3亿。“尤其生鲜、酒饮、3C数码、药品等品类的进展,远超预期。”美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初期的结果表明,美团做即时零售颇有成绩,若从长期主义来看,美团具备构建新形态电商格局的底气和实力。
这源于美团最擅长的4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美团最懂用户。
相比其他互联网平台,美团对线下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堪称绝佳。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没有道理,2024年美团用户数突破7.7亿,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在立秋当日达9800万单。换句话讲,在中国有购买能力的人,几乎都用美团,消费者爱上美团也是不争的事实。
从当年的“百团大战”到后来的“外卖地推大战”,美团对消费者的购物场景、购物频次、购物品类需求有深刻的理解,这种能力延续到了闪购领域,从闪购用户看,目前已有超3亿的群体,形成了“高频带低频”的流量协同。
其中,2024年,美团闪购夜间订单占比达26%,县域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54%。闪购不仅是业务延伸,更是对“万物到家”终极场景的卡位——高频的外卖订单培养了用户即时消费习惯。
而这一习惯可迁移至3C、家电甚至奢侈品。比如,早在2023年,美团闪购手机交易规模增长超300%,iPhone 首发当日最快10分钟送达,创下行业纪录。
第二件事是,配送体系。
“送啥都快”的美团立足于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快是美团的标准能力,相比要等上几天的电商购物,“闪购一下,30分钟好货到手”的极致购物体验,无疑给了下单者更好的服务。
考虑到即时零售的本质是就近原则的“本地供给+即时配送”,美团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自然就在于“马上就到的确定性”,以该角度理解话,行业内暂还没其他玩家可以做到这点。
目前,美团在全国的全职和兼职累计有近700万的骑手,日均百万在岗运力,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商圈、小区的“最后一公里”,而“30分钟到家”则由时效性决定,依赖于多年来积累形成的物流生态,是美团闪购配送履约最大的护城河,并兼顾了业务的效率与可持续。
第三件事情,则是美团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在早期美团曾一举搭建了物流体系,实现对本地化商圈商家端的充足供给,并以此在本地生活领域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这种资源整合能力,是美团二次创业的宝贵财富。
2024年美团的活跃商户数已增至1450万,商家覆盖外卖、生活购物等各个类型。具体到闪购方面,早在2020年,美团就在供应链方面着手发力,闪电仓于当年项目落地,开始构建专属供应链体系,极大拓宽了商品品类,美团闪购产品从单一鲜花、药品等“应急配送”逐渐扩展到数码家电、母婴玩具、食材、酒饮等标品,向“万物到家”演进。
即便是很多消费者偏爱名创优品、屈臣氏、名创优品等品牌,也已经与美团合作共建了垂直仓,同时通过自营“松鼠便利”强化控货能力。如,名创优品在美团开设的闪电仓已达500家,预计年内还将超800家。
3C家电领域同样如此,在闪购平台的“手机家电”频道,美团已覆盖苹果、小米、华为、品胜、苏泊尔、美的等品牌,这些厂商已经以线下实体门店形式入驻闪购,可为消费者带来就近到手的优先级体验。
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末,已有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开展闪购业务,与美团形成了全供应链体系合作,未来,也还会有更丰富更全面的品类资源接入美团。
如,美团计划3年内将闪电仓扩展至10万个,到2027年目标GMV达到2000亿覆盖全品类、全区域,从这个扩张的“战略雄心”来看,可谓星辰大海。
若达成,闪购将拥有广泛的“零售基础设施”,推动即时零售的“飞轮效应”:更多用户→更高订单密度→更低履约成本→更丰富供给→更强用户黏性。
显然,供应链资源的整合,意味着美团在“好货”供给端为顾客打通了路径,闪购业务迎来更大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最后一件事,则是美团的AI技术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进步会驱动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双向提升,对于深耕本地生活业务的美团而言,无疑在重视这块的技术能力建设。
以无人配送为例,目前美团已开通50条多航线,无人车累计完成491万单,未来将替代20%人力成本,速度也会更快。而这还只是美团技术进阶的“冰山一角”。按王兴的介绍,美团的AI战略分为三个层面:AI at work、AI in products和构建自研大语言模型。
仔细拆解,可以发现一张清晰的“AI路线图”:在底层大模型基础上,短期把AI运用团队内部,中期更多产品与AI接轨,融入消费者服务场景中去,长期实现AI精准供需管理、自动化配送的技术迭代。
所以,AI在未来闪购的业务规模化成长中,亦会扮演重要角色。
所以,AI在未来闪购的业务规模化成长中,亦会扮演重要角色。
四大能力的集成,彰显美团在闪购和新电商零售板块的无限潜力和底蕴,这也代表着,闪购不是简单的快配送,更大的意义在于,闪购推动着消费新趋势的发展,形成了更可持续的价值。
闪购是新消费升级的价值重构
据美团官方介绍,该品牌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联合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将服务全国10亿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新价值。
这种价值是多方面的,比如:
仓储方面,闪购前置仓选址在租金低廉的偏僻区域,部分地区单仓投资仅30万-50万元,6—10个月即可回本;
在品类突破上,白牌商品(如一次性用品、数据线)贡献主要利润,毛利率高达30%~50%,远超品牌商品;
技术驱动方面,AI系统“牵牛花”实时分析用户需求,指导选品与库存管理,将搜索达成率提升至行业最高。
简单地来理解,美团闪购从业务线到独立品牌,表面看是从“计划消费”到“即时满足”的范式跃迁,其本质在于对传统电商消费模式“去中心化”的改造。
让全产业链与消费者、美团共享红利,是美团闪购业务的新愿景,也是作为平台经济代表的新使命。
更深层次地讲,美团闪购的价值远非商业变现,它至少重构了多个维度的意义:供应链上,闪购通过数字化改造传统门店,反哺商家优化库存与选品。例如,迪卡侬与美团闪购合作后,月销售额环比增长近120%;消费者也可以从“应急需求”到“新的购物生活方式”,用户可随时获取手机、家电甚至演唱会周边,推动即时零售渗透率从4%提升至15%。
对经济发展而言,闪购的规模化或许代表着社会效率提升,如商品流通效率比传统电商提升3倍,间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并由此带动新的消费。
的确,在电商增长陷入瓶颈后(2023年传统电商增速已放缓至6.31%,),商务部研究院预测,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这种增长差距表明,美团闪购不仅是在分蛋糕,更在做大蛋糕——它激活了那些因等待成本,而被抑制的即时消费需求。不仅如此,今后,美团闪购带动新消费行业新增千亿市场,并创造数百万个骑手、仓管、供应链岗位。
写到最后
王兴的棋局中,闪购不仅是业务上的“二次创业”,更是一场定义未来零售规则的长期战略。正如他在财报会上所言:“我们不再关注市场份额,而是追求长期效率。”闪购正在把这一效率使命的延伸——它不单纯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基建”。
未来每个人每天用的美团,将不再是外卖巨头,而是零售业的“水电煤”——无声无形,却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