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证券被罚背后:投行业务大幅下滑,IPO项目撤否率达100%

资本滩.png

《投资者网》崔悦晨

3月28日晚间,证监会集中发布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指券商投行业务违规行为。此次处罚涉及五矿证券、长江证券(000783.SZ)、方正证券(601901.SH)、华林证券(002945.SZ)、德邦证券及浙商证券(601878.SH)等六家机构。

在这些被点名的券商中,五矿证券因内部制衡机制独立性不足、部分项目的质控审核人员与内核委员重合,对外报送材料流程审批管理不到位,项目收费不规范等问题,被证监会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与此同时,五矿证券总经理郑宇、合规总监马明涛,也因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而被出具警示函。

合规问题频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几个月前的2024年12月,五矿证券由于在债券承销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

根据新疆证监局发布的公告,作为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3新化K1”公司债券的主承销商,五矿证券未能充分核查发行人的非经营性往来占款、贸易业务收入以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并且尽职调查工作底稿也存在不规范之处。

鉴于上述问题,新疆证监局决定对五矿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开资料显示,五矿证券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金控平台——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资本”,600390.SH)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深圳。

根据五矿证券在其官网发布的信息,该公司依托中国五矿在金属矿产、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资源禀赋,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搭建公司“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的机制体系,坚持“高质量服务”和“高质量经营”,努力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然而,近期频繁出现的合规问题表明,五矿证券需要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以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地实现上述目标。

IPO项目撤否率高达100%

2025年1月,五矿资本披露了五矿证券2024年未经审计财报。在最先公布财报的十多家券商中,五矿证券是其中少数业绩下滑的券商之一。

财务数据显示,五矿证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较上一年下降了12.13%;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减少了12.58%。

深入分析五矿证券的各项业务表现,可以发现其经纪、投行、资管及利息业务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大幅缩水至3.2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降幅达到了46.81%,成为所有业务板块中跌幅最大的一项。

五矿证券在IPO保荐业务上的表现同样令人担忧。根据交易所公开的信息显示,自2024年初以来,五矿证券连续撤回了5个IPO项目,期间项目撤否率达到了100%。

最近一次撤回的是江门丽宫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北交所IPO申请,撤回日期定格在了2025年1月24日。

此外,由五矿证券保荐的东莞市思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项目,从受理到申请撤回更仅间隔29天,创下全面注册制实施后IPO项目“闪退”最快纪录。

具体来看,深交所于2023年12月26日受理了思索技术的IPO申请,在2024年1月22日发出首轮问询后的短短4天内,思索技术便撤回了IPO申请。这种“一问就撤”的现象背后,往往意味着企业在股权结构、财务状况等方面存在诸多疑点。

对于五矿证券而言,这不仅揭示了其在IPO保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尽职调查不足或风险评估失误等深层次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合规水平,将是五矿证券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核心管理层变动频繁

核心管理团队的频繁更迭可能是导致五矿证券业绩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五矿证券经历了四次董事长的更迭。

从时间线来看,2018年7月,任珠峰卸任五矿证券董事长,由赵立功接任;2020年初,赵立功“交棒”给了郭泽林;到了2022年,常伟成为五矿证券的新一任掌舵人;而最近的一次变动发生在2024年7月,随着常伟被免去职务,总经理郑宇开始代行董事长职责。

这种频繁的高层变动不仅可能影响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和执行,还可能削弱业务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进而影响整体运营效率及市场表现。

面对当前的多重挑战,五矿证券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首先,公司应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其次,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五矿证券应在投行业务上强化项目质量控制,提高尽职调查的深度和广度,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此外,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最后,稳定核心管理层对于五矿证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公司应确保管理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矿证券作为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重要金融板块,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必须正视当前的问题和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思维财经出品)■


AI财评
**五矿证券困局:合规漏洞与战略摇摆下的业绩承压** 五矿证券近期因投行业务违规遭证监会点名,叠加IPO项目撤否率100%、核心管理层频繁更迭等问题,暴露出其内控薄弱与战略执行力的缺失。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骤降46.81%,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反映其项目筛选与风控能力不足。频繁的高管变动(7年4换董事长)进一步削弱战略连贯性,加剧业务波动。 作为央企五矿集团旗下券商,其资源禀赋未有效转化为竞争力,特色化投行战略落地成效不足。未来需聚焦三方面:一是强化合规体系,避免“重规模轻质量”的粗放模式;二是稳定管理层,明确差异化定位(如依托集团产业优势深耕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三是提升投行全流程管控,修复市场信誉。若不能系统性解决这些问题,恐在券商行业马太效应下进一步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