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信通: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打造能源数字化“硬核力量”

近日,国网信通(600131.SH)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发布。在这两份成绩单中,国网信通作为能源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成长韧性得到了充分展现,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当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整个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网信通以“1456”战略(以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企业为目标,坚持服务能力一体化、核心技术产品化、产业发展协同化、经营管理专业化四大发展方式,做大做强数字化基础设施业务、前沿技术创新业务、电力数字化应用业务、企业数字化应用业务和能源创新服务业务五大业务板块,实施党建引领、市场导向、科技创新、精益管理、人才引育、合规管理六大管理创新)为指引,稳步前行,其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经营稳健 多维实力构筑价值护城河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国网信通实现营业收入73.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42%,这些关键指标充分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高效的运营水平。此外,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1元(含税),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进入2025年,国网信通延续了稳健发展的势头。今年一季度,国网信通实现营业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9.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8.69万元,同比大增117.20%,这一显著的业绩增长不仅为全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再次证明了国网信通在行业中的强大竞争力和成长潜力。

作为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国网信通在2024年收获了诸多荣誉与认可。公司成功入选“中国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50强”,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国网信通技术实力的权威背书,更凸显了央企控股平台在能源新基建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实力。此外,公司还荣获2024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A股价值奖”等多项荣誉,这些奖项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国网信通价值的高度认可。而连续三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指数”榜单,则彰显了国网信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的卓越表现和标杆作用,展现了其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综合来看,国网信通的荣誉矩阵,实质上是其技术硬实力、投资价值与社会责任力的综合外显。在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交汇的产业周期中,这些多维能力共同构筑起国网信通长期价值护城河。

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铸就能源数字化“硬核力量”

深入剖析国网信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可以清晰地看到,国网信通的业务板块布局精妙且多元,五大板块协同发力,全面覆盖了能源数字化的关键领域,共同铸就了能源数字化领域的“硬核力量”。

具体来看,数字化基础设施板块是国网信通业务的根基,凭借在电力行业通信网络资源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国网信通持续夯实算力应用服务,为电网的高效运转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报告期内,国网信通不仅助力国家电网等客户完成了多项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与布局优化任务,更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赛道上加速驰骋,推动了智慧低碳数据中心的融合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贡献了关键力量。

前沿技术创新业务板块无疑是国网信通创新引擎的核心。国网信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5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将之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例如,该公司助力国家电网将“光明电力大模型”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并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极大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同时,5G及量子通信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5G轻量化产品通过检验并实现规模化应用,5G量子加密通信产品在多地规模化应用,大幅提升了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敏捷性与安全性。

企业数字化应用业务板块同样佳绩频传。国网信通以电网经营数字化和电网中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度。统一权限架构的升级与外部用户纳管的优化,衍生出数字工牌、电子签章等创新产品,有效提升了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在电力数字化应用业务板块,国网信通子公司中电普华牵头建设的营销2.0系统在2024年全面上线,覆盖27家国网省公司。该系统不仅优化了电力交易流程,还为负荷侧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工具,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此外,公司在电网安监、配电等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与优化,有效提升了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为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能源创新服务业务板块则成为国网信通拓展新兴业务的先锋力量。国网信通积极投身碳排放监测、水电站数智化、电力交易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边界。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精准的碳排放数据支持。水电站数智化业务的拓展,不仅提升了水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更为流域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而绿证交易平台的卓越运营,使其成为国内主要的绿证交易渠道,累计成交量突破2亿张,有力推动了绿色能源的交易与消费,为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国网信通通过“技术+场景+生态”的三维布局,已形成从底层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力,这一战略布局正在产生显著的产业协同效应。一方面,公司构建的能源数字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另一方面,其技术积累与创新优势持续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有行业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能源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达215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8000亿元,复合增速高达20.8%。

随着“十四五”能源规划进入攻坚期,国网信通在数字新基建、智慧能源系统、双碳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可以预见,国网信通将在能源产业深度变革中持续扮演关键角色,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AI财评
【财经锐评】国网信通年报季报双报显示,公司作为能源数字化国家队,展现出稳健增长与战略前瞻性双重优势。2024年营收73亿、净利6.8亿,2025Q1净利同比激增117%,验证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核心卡位。其"1456"战略构建的五大业务矩阵形成独特护城河:数字化基建业务保障现金流,大模型/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布局(研发投入占比超8%)抢占制高点,营销2.0系统覆盖27省彰显规模效应,绿证交易平台2亿张成交量则打开碳资产运营新空间。 当前能源信息化赛道年增速超20%,公司凭借国网系资源+市场化能力形成独特"政企协同"商业模式。需关注两大变量: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增量需求,以及AI大模型向能源场景的渗透速度。估值层面,当前PE(TTM)约25倍,低于数字经济板块中位数,考虑到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及现金流稳定性,存在价值重估空间。风险点在于B端业务回款周期及技术迭代投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