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战略新材料,复合材料凭借其轻量化、隐身性及耐极端环境等特性,在军民航空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随着C919、C929等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加速推进,行业迎来了新的增长极,正处于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4月24日,以“成为先进复合材料世界级供应商”为目标的佳力奇(301586)正式披露了其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报告显示,佳力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管理和拓展新兴市场等措施,实现了业绩增长。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6.27亿元,同比增幅为35.41%;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7934万元,同比实现稳健提升。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为1.82亿元,同比增长69.76%,呈现持续“双位数”高增之势。
航空复材零部件领先者
连续七年获评金牌供应商
佳力奇是国内少数具备航空复材零部件全链条能力的民营企业,集工艺设计与配套加工于一体,长期深耕军用航空市场。其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运输机、无人机、导弹等关键装备,服务于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凭借对军工领域的深度布局,公司在军用航空复材零部件领域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随着“十四五”强军目标的推进,我国空军装备迭代加速,复合材料在军用航空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攀升,用量占比从1%增至20%,未来目标用量达到29%,为具备资质的民营企业创造了广阔市场空间。而佳力奇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核心竞争力,在报告期内实现了多款主战机型的机翼大壁板等关键产品的稳定交付,并推动重点型号管道项目转产,带动业务规模与收入连创新高。
而且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得到了航空工业集团的高度认可,连续七年被航空工业下属核心飞机主机厂评为“金牌供应商”或“优秀供应商”,是复材零部件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并荣获2024年度航空工业集团优秀供应商称号,凸显其行业领先地位。
加速布局民机与低空经济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佳力奇在深耕军用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民机、无人机及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以多元化战略抢占市场先机。公司通过完成民机、航天等领域客户的供应商准入及项目转产,快速切入产业链核心环节。
当前民用航空领域正迎来复合材料应用的高峰期。据中国商飞官方网站数据,C919复合材料占比12%,C929复合材料用量占比突破50%,技术水平比肩国际机型。目前,C919累计订单已突破1,200架,预计2028年将实现年产150架。工信部预测,未来十年全球需新增干线、支线、通用飞机及直升机超4万架(总价值约2万亿美元),加之C909、C919等国产机型批量生产,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为佳力奇等企业创造结构性机遇。
在低空经济领域,国家则明确提出2024-2030年推动该产业形成万亿级规模的目标,佳力奇紧抓政策红利,加速布局这一潜力市场,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深化客户对接、完成供应商资质认证及项目转产,推动低空经济领域多项合作落地。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公司在航天、民机等领域的协同优势,更通过技术迁移和资源整合,为第二增长曲线提供强支撑,助力其在新兴产业市场中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技术研发+场景裂变双轮驱动
全链协同赋能市场突破
公司通过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构建了覆盖材料设计、工艺开发、制造检测等全业务链的技术体系,攻克了材料工艺适配性、批产稳定性等工程化难题。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的双向协同模式,公司在结构功能一体化、低成本制造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依托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公司前瞻布局未来应用场景,培育出智能制造、成型工艺升级等新业态,推动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高效衔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8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参与了1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彰显了其技术研发实力与行业话语权。
不仅如此,公司还通过技术延伸丰富产品矩阵,拓宽业务边界。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材料体系通过权威认证,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向材料制造的战略升级,并在结构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同时,检验检测业务的规模化开展以及与航天科工合作的电磁功能复合材料项目,也标志着公司已形成“材料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装配”全流程的技术闭环能力。此外,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航空复材”创新模式,通过智能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加速数字化转型。这种“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的双轮驱动策略,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航空复材领域的核心优势,并为军民两用市场的持续拓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