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总资产突破7000亿 成为中小银行转型范本

2024年,银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导致息差持续收窄,房地产风险局部暴露倒逼资产质量管控升级,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齐鲁银行,凭借清晰的战略定位、差异化的业务布局和稳健的风控能力,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4月26日,齐鲁银行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该行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风险管控等方面均实现显著突破,以多项核心指标“双位数”增长的亮眼表现,稳居区域银行第一梯队,成为行业逆势突围的标杆。

盈利领跑

总资产规模再上新台阶

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齐鲁银行盈利能力突出。报告期内,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归母净利润49.86亿元,同比增长17.77%。据Wind统计,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速指标在已披露年度相关数据(包括年报和快报)的39家上市银行中均位居第四,在已披露年度相关数据的14家城商行中均位居第三。

同时,齐鲁银行的资产总额也在稳步提升。继2023年迈入6000亿元大关之后再次突破至6895亿元,同比增长14.01%,这一增速同样在已披露年度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中排名靠前,彰显了其作为区域性头部银行的综合实力。在资产规模扩张的同时,齐鲁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其中,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下降至1.19%,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22.38%,较年初上升18.80个百分点。

这一“量质双升”的成果,得益于该行对信贷结构的精准把控。通过加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的倾斜,齐鲁银行既抓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又强化了风险防控根基。

2025年一季度,齐鲁银行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再次领跑行业。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收31.65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归母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增长16.47%。归母净利润增速指标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14家上市银行中均位居第一。资产总额也再上一个新台阶,顺利迈入7000亿元大关,达7163.97亿元。同时,该行资产质量再次提升,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17%,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24.06%,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些成绩不仅体现了齐鲁银行经营策略的前瞻性,更凸显了区域银行深耕本土、服务实体的特色优势。

转型突围

构筑增长新引擎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求变、转型突破”——齐鲁银行在年报中强调的这一工作总基调,正是其业绩逆势增长的核心逻辑。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齐鲁银行主动调整盈利结构,摆脱对传统存贷利差的过度依赖。2024年,该行通过发力交易银行、资产管理等中间业务,推动实现非利息收入34.65亿元,同比增长12.70%,这一增速领先整体营收增速8.1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财富管理领域,该行不断丰富财富产品线,准入理财、保险、信托等多家合作机构,满足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这一转型不仅在零售客群中建立了更强的品牌黏性,也为其增强了盈利的可持续性。报告期末,该行中高端客户13.96万户,增幅15.62%;个人金融资产余额2952.87亿元,增幅12.98%。

更重要的是,齐鲁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趋势,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将数字赋能作为业务转型的核心环节,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生态。如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该行积极开展数字化运营,搭建手机银行“银企大集”。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达330.38万户,新增44万户,企业手机银行客户达11.01万户,新增1.97万户,并荣获CFCA“2024数字金融金榜奖——手机银行年度卓越奖”。在绿色金融上,齐鲁银行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创新推出排污权质押贷款等特色产品。连续两年荣获山东省银行业协会ESG评价A类行,荣膺“最佳绿色金融中小银行”“2024 年度绿色金融实践模范银行”等多项行业奖项。

这种“科技赋能+场景深耕”的双轮驱动模式,为齐鲁银行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齐鲁银行的2024年业绩报告不仅是一份财务数据的展示,更是一份区域银行转型突围的实践指南。通过坚持“稳”与“进”的平衡、创新与风控的兼顾,该行成功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的协同发展,为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新一轮改革红利的释放,齐鲁银行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与自身转型升级的双向奔赴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AI财评
【专业点评】齐鲁银行2024年业绩展现出中小银行差异化突围的三大亮点:一是盈利韧性突出,净利润增速17.77%领跑上市城商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通过非息收入增长12.7%成功对冲息差压力;二是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率六连降至1.19%,拨备覆盖率突破320%,风险抵补能力显著优于行业均值;三是战略转型见效,科技投入催生数字金融新动能,绿色信贷创新产品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值得关注的是,其"大零售+数字化"战略推动中高端客户增长15.6%,手机银行获行业奖项,显示轻型化转型成效。未来需持续观察其科创金融布局能否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中形成更深度绑定,以及房地产风险出清对区域性银行资产质量的滞后影响。(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