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华远(301535)正式披露了其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呈现出“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深化、国际化突破”的发展特征,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 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渗透率提升至40.9%。在此背景下,浙江华远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智能座舱与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凭借其在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和产品优势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浪潮中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最新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浙江华远实现营业总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23.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29.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提升33.54%,营收净利均实现“双位数”高增。同期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1.67个百分点达13.3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加速增长。一季度公司营收实现1.68亿元,同比提升23.81%,归母净利润实现3851.96万元,同比大增65.29%,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64.38万元,同比上涨199.82%,盈利质量优异。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浙江华远通过深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优势,打造全场景产品矩阵,并加速海外市场与高端产品双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紧固件+座椅锁双引擎驱动 汽车智能化全面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华远专注于“紧固件+智能锁具”两大核心产品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安全系统及内外饰等领域,覆盖汽车座椅、传感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等关键部件。目前公司已构建了完善的产品矩阵,拥有4000多种异型紧固件和100多个锁具品种,并具备强大的定制化开发能力,能够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差异化需求。
公司核心产品座椅锁已从机械功能向电动化、智能化迭代,成为智能座舱交互系统的重要一环。例如,公司最新开发的电动锁栓产品实现后排座椅靠背角度的电动调节,适配智能座舱多场景联动等高端需求,将座椅锁产品与智能座舱的舒适性、安全性深度融合。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阿维塔、东风等品牌车型,后续将在小鹏、赛力斯、大众、比亚迪等品牌车型上陆续搭载。报告期内,公司座椅锁业务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出货量突破1400万件,同比增长 26.73%。在比亚迪、佛吉亚、诺博等核心客户处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并且产品已基本覆盖国内主流OEM品牌。据盖世汽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SUV销量前十车型中,有五款采用了公司座椅锁产品,在主流SUV市场具有较高渗透率。伴随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锁具业务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
在异型紧固件业务方面,公司与佛吉亚、航嘉麦格纳、马瑞利、李尔、安道拓、诺博、继峰等客户进行深度合作,报告期内以上各家客户的出货量保持 30%-120%不等的增长,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不仅如此,公司新开发的采埃孚、丰田纺织等客户也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有望持续放量。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与佛吉亚、博泽、安道拓等国际客户的欧洲公司开展业务对接,为后续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智能座舱全场景产品矩阵
加速海外市场与高端产品双突破
据了解,浙江华远在材料应用、工艺优化和正向设计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公司与全球汽车电子巨头森萨塔合作,为其氧传感器等产品供应定制化螺栓,成功拓展了在汽车智能电子领域的应用场景。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方面,公司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在汽车智能化研发中取得技术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753.7万元,同比提升了10.30%,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不仅如此,报告期内公司以“冷镦+”为核心工艺的发展思路,通过“冷镦+机加工”“冷镦+冷挤压”“冷镦+冲压”等组合工艺,显著提升了丝杆、齿轮等精密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公司在汽车电子(传感器)业务上取得重大突破,专用于各类传感器的铝合金连接件实现批量生产,为精密机加工部件业务的延伸带来新的空间,下一步,公司将拓展行业内主要的传感器类客户群,提升市场份额。而在丝杆类业务中,公司已完成多项产品的前期研发,并实现短丝杆的量产,同时重点拓展用于电动座椅传动的长丝杆和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类产品,进一步构建了覆盖智能座舱与汽车电子的全场景产品矩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公司计划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依托中国产业链的成本优势,逐步完善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并加速推进铝合金类精密连接件、电动锁具类产品、丝杆和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等产品的市场推广,努力实现下游应用领域的全场景布局。通过国际化布局和产品升级,公司将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