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色动力(601330.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49%,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利润增长尤为显著。在提质增效运营的加速推动以及数字化管理的持续赋能下,绿色动力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经营层面的优异表现,进一步为公司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近期,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东吴证券等多家主流券商机构纷纷对公司给出“买入”“增持”评级,释放出对其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机构分析认为,公司凭借多元化固废处理布局与精细化运营管理的双重发力,不仅实现了垃圾处理量的稳步增长,更推动发电效率持续提升,各项单耗指标不断优化,展现出强劲的运营韧性与成本控制能力。从长期维度看,随着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进一步改善,叠加高效运营能力的持续深化,其盈利的稳健性将得到更强支撑,同时成长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打开。
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各项经营指标全面向好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企业之一,绿色动力主要以BOT等特许经营的方式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技术顾问业务。在运营处理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上半年期间,绿色动力累计处理生活垃圾715.43万吨,同比增长2.10%;累计发电量253,917.97万度,同比增长1.62%;实现上网电量211,330.75万度,同比增长1.99%;累计供汽量51.38万吨,同比增长114.98%。在处理能力没有增长的情况下,绿色动力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殊为不易。
公司经营指标的全面提升,离不开对运营降本增效的持续深耕,更得益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战略性构建。前者通过系统性优化为企业筑牢稳健发展的根基,全方位实现成本可控与效率跃升;后者则以技术赋能为企业注入持续增长的动能。二者相辅相成,推动企业在提质增效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据半年报披露,公司秉持“安全、环保、文明、高效”核心发展理念,以多元布局拓展增长空间,以精益管理推动质效提升,各项运营举措落地见效:在业务拓展方面,通过跨区域整合垃圾与污泥处置渠道,确保进厂物料量稳步增长,其中常州、章丘、武汉等项目的污泥直喷处置量实现显著提升;非电业务多点突破,蓟州、肇庆项目成功实现对外供汽,常州移动供热业务增量突出,供汽量同比翻倍,有效缓解了国家补贴退坡带来的收益压力。此外,公司与新奥集团合作,将蚌埠项目提纯后的沼气接入燃气系统,成功开辟了新的收益增长点。在运营优化层面,通过科学压缩检修周期、推进技术改造与数字化电厂建设,叠加精细化生产管控与集中采购模式,系统性压降物耗成本;同时强化应收账款全流程管理,显著提升回款效率。上述举措全面增强了公司的运营效能与成本控制能力,不仅为盈利弹性提供了坚实支撑,更构筑起应对行业政策波动的稳健防线。
而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赋能与智能化建设。其中,通州公司的智慧焚烧技术凭借突出优势获得行业高度认可,成功纳入国家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标杆;武汉、海宁等多个项目已同步启动数字化技术改造,为区域运营升级按下“加速键”。技术研发层面同样捷报频传: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进入试运行阶段,小型焚烧炉完成首台安装调试,污泥直喷技术落地后效益显著;机器人清焦及有限空间作业装置在章丘项目成功投用,大幅提升了特殊场景下的作业效率与安全性。此外,公司与固高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在智能巡检机器人与无人机的研发及应用领域开展合作。这些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司整体运营的精准度与自动化水平,更为实现长期高效、环保、安全的生产目标筑牢了技术根基,也让公司的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行业发展脉络来看,当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新项目投放节奏逐步放缓,处理能力虽保持增长态势,但产能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国家补贴政策尚未完全实现常态化,部分地区垃圾处理费结算周期有所延长,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转型,在此过程中,运营效率的提升与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聚焦企业发展层面,绿色动力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布局成果显著:目前运营项目达37个,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装机容量为857MW,其项目规模与处理能力均稳居行业前列。尤为关键的是,在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绿色动力凭借在运营降本增效与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持续深耕,已成功构建起显著的效率优势与坚实的管理壁垒——这不仅使其能够有效对冲国补退坡带来的收益压力及各类成本上涨风险,更通过多元业务的协同布局不断挖掘新的增长动能。
中期派息1.39亿元
高比例派现彰显回报股东决心
除了经营端的亮眼表现,绿色动力同期发布的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同样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根据分配方案,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此举不仅旨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更意在保持现金分红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139,345.30万股,以此测算,本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39亿元(含税),占公司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达36.94%。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动力始终高度重视对股东的现金回报。2024年8月底,公司便对外披露了未来三年现金分红回报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将分别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40%、45%、50%,为股东回报划定了清晰的比例下限。而在2024年,公司中期与年度利润分配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4.18亿元(含税),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71.45%,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对股东的承诺。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从行业特性来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核心客户为电网及地方政府,其上网电价与垃圾处理费收入来源稳定,业务模式与现金流表现均趋于稳健。随着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公司资本开支需求逐步下降,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为分红水平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稳定的现金分红不仅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契合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强化股东回报的政策导向,更充分彰显了公司作为公用事业运营商的长期投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