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8日,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野生钢铁侠”(本名:彭志辉)创办的智元机器人(Agibot),一口气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家族共计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并在交互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及数据采集等场景开启商用量产。
内容来源丨猎云精选
作者丨王非
一年一度,这家明星创企再次“上新”。
8月18日,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野生钢铁侠”(本名:彭志辉)创办的智元机器人(Agibot),一口气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家族共计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并在交互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及数据采集等场景开启商用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于自动驾驶领域L1到L5的分级,智元机器人定义了具身智能G1到G5的技术路线图。同时,为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和生态发展,加速实现“人形机器人人人造”,智元机器人还启动了一系列开源开放计划。
无论是一口气发布五款新品,定义具身智能技术路线图,还是宣布一系列开源计划,智元机器人的底气,除了源自联合创始人&CTO“稚晖君”本人的“明星光环”、团队的强大技术背景,大半个VC圈的“真金白银”支持,更是必不可少。
离开华为并在2023年2月开启创业以来,“稚晖君”带领智元机器人已在15个月内完成七轮融资,受追捧程度可见一斑。据合伙人兼营销服副总裁姜青松透露,计划明年年初启动B融资。
1
一年间,从原型机到五款人形机器人
去年8月18日,“爆肝”不到半年,“稚晖君”便带着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原型机——远征A1,完成创业首秀;身高175cm、体重55kg、最高步速可达7km/h、全身49个自由度、整机承重80kg、单臂最大负载5kg……
时隔一年,频频完成新一轮融资,却鲜有产品动态的智元机器人,再次选择“8月18日”,完成了更大规模的产品发布,尽显“产品力”、“技术力”。
技术层面,类比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智元机器人将机器人系统分为动力域、感知域、通信域、控制域四大领域。
其中,在动力域层面,智元机器人去年发布的PowerFlow关节模组今年已实现量产化迭代,新款PowerFlow不仅在参数上有了显著提升,更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进行了大量优化与测试,确保了商用量产的品质。
与“三电系统”类似,智元机器人还借鉴自动驾驶从L1到L5成熟的技术分级体系,对具身智能技术演进路线,进行了G1至G5的划分:G1基础自动化、G2通用原子技能、G3端到端操作技能、G4端到端操作大模型、G5 AGI。
来源:智元机器人
据介绍,过去一年中,智元机器人在G2路线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实现了一系列zero-shot和few-shot的通用原子技能,比如通用的位姿估计模型UniPose、通用的抓取模型UniGrasp,通用的力控插拔模型UniPlug等。
在G2阶段的原子能力模型,已经在多个实际场景中得到了商业应用,面向柔性智造和交互服务场景,智元机器人目前正与多家领军企业进行场景POC,在今年晚些时候全流程验证通过,让机器人正式在客户场景中商用部署作业,实现商业化落地。
在G3路线上,智元机器人面向数据开展了大量基建工作,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流程具身数据方案,即智元具身智能数据系统AIDEA(Agibot Integrated Data-system for Embodied AI)。
以此为基础,智元机器人新发布的五款机器人采用了家族化设计语言,结合轮式与足式两种形态,覆盖交互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和数据采集等应用场景。
来源:智元机器人
其中,作为远征A1的升级版,交互服务机器人远征A2,占据绝对C位。这是一款为交互服务场景量身定制的足式人型机器人,具备五大核心优势:拟人构型与人因设计;多模交互与智能体验;自主移动与可靠行走;多重保障让安全无忧;便捷操作与极简维护。
在大模型赋能下,远征A2已然具备流畅自如的讲解能力和稳定自然的运动功能。这一点,从“他”顺利完成主持人工作,即为明证。
具体参数上,相较于原型机,远征A2主打“面向量产改进”:身高169cm、体重≤69kg、最大行走速度≥1m/s、单手负载≥1kg,续航≥2h。概括来说就是:身高略降,体重大增,步速放缓,负载减轻。
此外,柔性智造机器人远征A2-W,专为柔性智能制造场景打造;尚在产品研发阶段的重载特种机器人远征A2-Max,拥有轻松搬起40kg航空箱子的实力;
“远征”家族之外,“灵犀”系列的两款新品,诞生于智元X-Lab(昵称:稚晖君实验室),是今年6月,智元机器人专门面向极致创新和敏捷探索而设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支10人组成的小团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孵化了全栈开源机器人灵犀X1和专业数采机器人灵犀X1-W。
其中,灵犀X1的模块化设计、高自由度、安全轻量及高可扩展性,是人机交互与轻服务场景的理想选择;灵犀X1-W则在继承远征家族数采机器人性能的同时,提供了更为经济的本体解决方案,能显著降低了数据获取的成本,是大规模数据采集的普适优选方案。
2
剑指“商用”,今年预计出货超300台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2024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在今年2月举办的智元机器人首届股东大会上,该公司也有此意:2024年是智元机器人商用元年。
然而,横亘在商用、商业化前的“成本高、用途不明确”等难题,导致鲜有整机厂商宣布批量生产。
据悉,特斯拉“擎天柱”仅材料费用就需要4万美元(约合29万元);小米铁大(Cyber One)每台成本达六七十万元,雷军也因此无奈感慨“目前人形机器人尚无法实现量产”。
去年智元机器人发布远征A1时,“稚晖君”就曾对外透露,希望将对标特斯拉“擎天柱”的远征A1,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这样才能“卖出去”。
再来看“用途”,此次智元机器人一口气发布五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就强调了“商用”二字,并为之选定了“交互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及数据采集等场景”。
具体而言,智元机器人的产品,目前主要能够在交互、营销等领域,如展厅、4S店的导览、导购上“大展拳脚”,以及商业3C、半导体、部分工业场景中做上下料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有关人形机器人进汽车工厂的市场信息不断释放。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创企”,智元机器人也早已在过往的多轮融资中,收获了北汽、上汽、比亚迪三大汽车主机厂的投资。
来源:烯牛数据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姜青松表示,主机厂们为智元的机器人产品提供了很多试验场景,智元也正在做POC(概念验证),但是距离真正的商业化非常有挑战。因此在工业场景的商业应用,今年聚焦在三C和半导体行业的上下料的场景,有部分商用产品。汽车厂将放到明年或者是后年,因为技术的难点会有更大的克服和挑战。
另据姜青松透露,双足人形机器人今年10月份开始量产并发货,后期预计一个月生产100台,今年预计出货量200台左右;轮式机器人预计出货100台左右。整体出货量,今年预计达300台左右。
距离年底,只有4个多月,智元机器人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仍未可知。外界对于这一市场的预期,却在“节节攀升”。
今年2月,高盛将203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的规模预期上调至380亿美元,预计出货量将增长4倍,达到140万台。
随后的4月份,在中国首届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上,与会专家们达成的共识是——今年至明年或是人形机器人产量突破万台的重要时间节点。
另据哈默纳克官网公告显示的高盛最新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540亿美元(约合10992亿元),与2021年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相近,2025—203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94%。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深谙此理的智元机器人,喊出“人形机器人人人造”的口号,希望通过一系列重磅开源开放计划,来极大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和生态发展。
智元机器人方面表示:智能机器人高性能通信框架AimRT将于9月底开源,灵犀X1将于9月份陆续全栈开源,同时预告了基于AIDEA的百万条真机、千万条仿真数据集将在今年四季度开源。
此外,智元机器人还携手均普智能、数字华夏、科大讯飞、北电数智、软通动力等商业伙伴一起,面向不同场景打造商用落地的解决方案。同时,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顶尖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聚焦多模态大模型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