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对未来比大多数人乐观

摘要:深秋时节的西安,犹如房地产市场的投射,有着清冷的寒意。

内容来源| 见闻地产

作者| 曹安浔 

深秋时节的西安,犹如房地产市场的投射,有着清冷的寒意。

历经两年的地产大调整风暴至今未歇,虽然一系列史诗级救市政策出台,但市场依然没有明显起色,人们仍陷于迷茫与不安之中。

当此之时,那个预判行业“白银时代”、最早喊出“活下来”也成为少数“活下来”的地产大佬——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再次站到舞台中心,给地产行业带来了一束光、一份乐观和期待。

郁亮预计,当前楼市已经超跌,未来市场自身会产生向上修复的动力,就像今年的旅游市场一样,爆发出了累积三年的势能。

郁亮看起来比大多数人乐观。这源于他有坚定的信念:尊重常识,“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单边思维不可取。”

当然,那个底部何时到来没有人知道。在此之前,你只能熬过去。郁亮聊起他去参观的华为供应链,不是以效率为先,而是以韧性为先。

地产也当如此。

   修复

乐观、信心、熬过去,是贯穿这次万科西安媒体沟通会的主题。

“现阶段住房建设水平显然超跌了”,在10月20日的万科西安媒体交流会上,郁亮再次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一个多月前的万科中期业绩会上,郁亮也说过“跌过头了”。

郁亮引用开工量佐证他的观点,称目前的住房合理需求每年在12亿平方米左右,但今年开工量不到7亿平方米,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是远远低于合理需求的。

常以“猫头鹰”自喻的郁亮,一只眼看风险,一只眼看机会,这次也不例外。

他认为,住房作为居民生活的刚需不会消失,压制久了总要释放出来,并预测道,未来市场自身会产生向上修复的动力,就像今年的旅游市场一样。

“通常来说,压缩得越厉害,反弹也会越大。下来时间越快,反弹也会相对快”。郁亮说。

郁亮用跑马拉松“撞墙”比喻当下的地产行业。不少人跑马拉松会在大概30公里以后就开始撞墙了,跑不动了,原来是消耗糖,但跑30公里之后,体内糖基本消耗完了,要开始燃烧脂肪了,但燃烧脂肪转化过程要慢一点,“这个转化时间是最痛苦的,但熬过去就能继续跑下去了”。

很多人认为当下行业供给过剩,增长乏力,但郁亮认为,住房市场需求已细分,针对新需求的市场供应是不充分的。

主要城市当前的住房条件也“被平均”了,据七普数据,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6平方米,折成使用面积相当于日本1983年的水平,63%的城市住房还未达到配备电梯的基本门槛。

这也创造了未来地产向上修复的潜在空间。郁亮预计,未来住宅建设的中枢值是10-12亿平方米。

一个月多前,一线城市接连落地认房不认贷,史诗级救市政策一度被寄予厚望,但如今地产行业依然面临复苏不及预期,让这个秋天更添几分萧条。

对此,郁亮表示,虽然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是万能的,但政策肯定有用,9月份市场已有好转。例如,9月,一、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增加13.4%,10月上半月较9月继续好转。他认为,这是市场积累的反弹力量和政策支持为恢复提供了一定动力。

但他指出,不能指望政策一招解决所有问题,市场短期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后续政策仍然有发力的地方,包括要落实到位,每个城市因城施策。

郁亮的乐观和自信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王石之后的行业领军人物,郁亮还在努力将这份乐观和自信传递给整个行业。“仍然是那句话,短期市场有压力,长期还是有信心,”他说,“我在各种场合都说服大家要树立信心” 。

而郁亮的最新行业判断和表态,引起了不小的行业反响和讨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回想2020年前,各路房地产大佬都是愿意输出的,孙宏斌、杨国强、吴亚军、王石、王健林、许家印,热热闹闹。现在还愿意表达的房地产大佬只剩万科了。

   底气

尽管地产行业秋风萧瑟,但郁亮有理由,不悲观。

“20多年,除了央企,能一直在市场前列的只有万科”。张大伟感慨道。

上半年,在众多房企亏损,甚至碧桂园亏损百亿之际,万科守住了财务安全和盈利底线,虽然万科净利润再次下滑,但依然保有近百亿净利,成为现在少数“活着”甚至还有盈利的上市房企。

半年报显示,万科三条红线长期保持“绿档”;下半年无境外债到期。

万科CFO韩慧华透露,去年至今,万科境内累计发行信用债396亿元。今年1-7月,万科境内发行信用债100亿元,综合融资成本3.09%,是目前市场上少数能完全靠自身信用发债的房企。

此外,10月16日,万科公告称,拟全部赎回“20万科07”公司债,债券规模3.81亿元。

正如韩慧华所言,虽然市场短期有压力,但万科已筑好了最牢固的底线,做了充分的前置准备,安全韧性提升。

除了稳健的财务和现金流管控,万科在这两年里,依据市场动向,不断自我驱动、调整。

万科联席总裁、开发业务经营本部首席合伙人张海认为,当前行业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客户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

今天客户对产品功能要求高,企业当前阶段首先要将基本功练得更好。“刻意训练,才能产生指数效应,”他说。

按期保质交付是今年头等大事。万科今年计划交付28.9万套。截至9月底,万科今年已交付住宅近16万套,总面积2018.6万平方米,其中153个批次实现了“交付即办证”。

万物云也在弱市练肌肉。万科集团联席总裁、物业事业集团首席合伙人朱保全表示,得益于蝶城带来的效率改善,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15.7%。

万科泊寓总经理胡冬华也传来了好消息,他表示,通过长期的精益运营,在开业规模和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自今年6月起,泊寓已实现单月利润连续回正,9月份实现了累计权益净利润回正,并预计今年内将实现整体盈利。

在张海看来,对现在苦练基本功的耐心,就是对未来的信心。

郁亮也努力安抚、带领大家寻找微光,称行业阵痛的影响比预想中要长,目前还在持续当中。各方都在努力熬过阵痛期。

不过,郁亮认为当下不必过于悲观,他相信城市永不落幕,只要与客户、城市同步发展,未来仍有很多机会。

只是,未来的地产江湖,注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天地了。

万科已经迈上了新的征程,郁亮选择了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战略,注重培养出赚小钱、赚慢钱、赚辛苦钱的能力,实现了商业模式闭环。

相比同期大佬,郁亮是少数乐观且坚守至今的存在。

近期,恒大陨落,许家印等高管被带走,碧桂园、万达甚至远洋这类房企,也陷入流动性困局,本已退休的杨国强不得不多次现身一线,稳定人心;金地凌克、龙湖吴亚军、招商蛇口许永军等地产大佬这两年陆续激流勇退,地产黄金时代真的谢幕了。

相对而言,曾被诟病过于保守的房企们凸显出来,如万科、中海、华润、保利,以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和审慎的财务纪律,穿过行业调控风暴幸存了下来,至今经营安全无虞。

还在咬牙坚持的他们,都怀有希冀,走过至暗时刻,最终可以拿到地产新世界的入场券。

注:本文转载自见闻地产,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