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致三死事故疑点重重,此前已召回3万辆“缺陷车”

摘要:小米SU7发生车祸,围绕着智能驾驶、电池起火、车门被锁等问题,成了外界探讨的焦点。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程睿

出品丨鳌头财经

一起车祸让3条年轻生命在意外中逝去,也打破了小米SU7的质量“神话”。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大火带走3名年轻女孩的生命。

当日,小米汽车发布了一份销量数据:2025年3月交付量超2.9万辆。公司表示,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有信心达成35万辆的全年交付目标。

一面是逝去的生命,一面是销量节节攀升,两者对比起来颇让人心寒。

小米SU7发生车祸,围绕着智能驾驶、电池起火、车门被锁等问题,成了外界探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两个多月前,小米汽车主动召回了超3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三人死亡,雷军表态

“我们上个热搜就像过年一样,结果小米雷总天天在过年,有时还过好几个年,我觉得对我们挑战还蛮大的。”这是3月29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一场活动中的公开表述。

然而,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欲予其名,必承其责。小米频上热搜,其负面事件更是备受关注。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现场火光冲天,事故造成3人身亡。

“沉寂”两天后,4月1日中午,小米官方对事故作出回应并表示,当时车子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辅助状态,车速116公里/小时。但那段路在修路,用路障把原车道封了,车走的是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开始减速。之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继续减速并打方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撞之前可以确认的车速是97公里/小时。

4月1日晚间,雷军也对小米SU7车祸做出回应称,“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3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

“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雷军说:“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最后,雷军表示,“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谁能在2秒钟之内切换?

围绕着小米SU7车祸有几大争论点,受到外界热议。

其一是,据小米公布的行车记录信息,3月29日22:44:24,NOA智能辅助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22:44:25,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对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家属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呢?”

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汪英来表示,发生这起事故的小米SU7的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在高速上行驶的话,前方是静止或者低速物体时是无法发现的,“买新能源车,尤其是特别看中智驾,一定要购买带激光雷达的版本。”

汪英来的说法虽是现实,但也有个悖论。虽然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但可以进行自动驾驶,就必须保障其安全性,出了事故并不能推脱给车主“买的版本不对”。

4月1日,铜陵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起事故属于单方责任事故,同时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这也意味着,发生车祸时,道路情况是可以正常行驶的。

不过,有小米汽车门店销售人员称:“小米SU7在100km/h的制动距离是33.3m左右。如果时速超过80km/h,AEB就很难被触发。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是标准版,AEB的触发和减速介入时间,与是否拥有激光雷达没有关系。”

未配备“电芯倒置”技术

有网友表示,小米SU7在宣传时介绍车辆电池安装了电芯倒置技术,该技术在极端情况下会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此次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是标准版本车型,并没有配备这项技术。

在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中公示了小米SU7标准版所采用的电池为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分别是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弗迪电池。

此前发布会上,雷军宣称,小米SU7标准版的磷酸铁锂电池包采用14层物理防护结构,包括底部8层高强度防护(如装甲级防弹涂层)、侧面3层隔热层和顶部3层绝缘层,并且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车型采用了“电芯倒置”技术。

根据小米汽车此前官方宣传信息可知,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将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一位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标准版本小米SU7没有配备电芯倒置技术,可能相较其他版本在电池安全方面存在差距。

44.jpg对于为何起火?小米汽车在最新回应中表示,“基于目前已知情况,我们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我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目前暂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还有一个争论焦点是,当碰撞燃烧事故发生后,若车门可以顺利打开,则车内的乘员将有生还的希望。但根据网络上的事故画面,小米SU7爆燃后,车门并没有打开。

有自称遇难者家属的人士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无法逃生。”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春德表示:“可能是开门的电控系统在事故发生时失效了,以前不少电动车也发生过类似情况。”

对此,小米汽车回应称:“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小米SU7标准版,一次性召回超3万辆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SU7此前进行了大量召回,与此次事故是否有直接联系目前尚未知晓。

2024年10月30日,小米汽车宣布自动泊车功能更新1.4.0新版本,该功能得以升级。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自动泊车功能为驾驶员行驶车辆至车位附近后,开启自动泊车功能,车辆将识别目标车位并自动泊入。

2024年11月中旬,全国有多名小米SU7车主遭遇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和碰撞。

2025年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显示,日前,小米汽车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公告显示,小米汽车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车辆型号BJ7000MBEVR2涉及车辆18410台;车辆型号XMA7000MBEVR2涉及车辆12117台;车辆型号XMA7000MBEVR5涉及车辆404台)。

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汽车表示,公司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鳌头财经发现,这是小米SU7上市后,首次实施召回。

从上牌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11月底,小米汽车已累计交付小米SU7超过11万辆。

因此,小米汽车此次召回汽车占整体销量约28%,也就是至少4辆车就有一辆需要召回。

有行业人士表示,小米汽车召回的汽车最晚是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个是小米将扩大召回范围,二是公司在明知存在软件缺陷,将新车软件进行了升级,而没有顾忌到老车存在的风险。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小米SU7车祸事件暴露的质量与增长隐忧** 小米SU7车祸事件不仅是一起悲剧,更折射出新能源车企在高速扩张中的风险平衡问题。从财经角度看,此次事件对小米汽车至少有三重冲击: 1. **品牌信任成本陡增**:事故涉及智能驾驶失效、电池安全及车门锁死等核心问题,直接冲击小米以“技术安全”为核心的品牌叙事,可能影响消费者对标准版车型的购买信心,进而拖累整体销量。 2. **召回阴影未散**:此前超3万辆SU7标准版因软件缺陷召回,占比交付量近三成,暴露品控短板。此次事故车型同为标准版,若证实与历史缺陷关联,恐引发二次召回或法律纠纷,推高售后成本。 3. **估值逻辑承压**:小米汽车正冲刺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但安全事故频发可能加剧资本市场对其“重速度轻质量”的担忧,尤其在新势力竞争白热化阶段,安全口碑或成估值分水岭。 短期看,小米需迅速透明化事故调查并强化安全承诺;长期而言,需在产能扩张与品控投入间找到平衡,否则增长故事将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