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支付公司同日被罚

蓝鲸新闻4月16日讯(记者 黄玉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布罚单,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下称“快钱支付”)山东分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罚款2万元。

快钱支付成立于2004年,2011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是首批获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钱支付最早的资质包括银行卡收单(全国)、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受理(全国)等六项,但在首次续展时,主动终止了后二项资质。在2014年底,快钱支付与万达方面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随后快钱支付便逐步被并入万达金融板块,成为万达旗下支付机构。随着支付业务类型的重新划分,快钱支付业务类型变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支付交易处理Ⅰ类”。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也发布了罚单,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市民卡”)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罚款3万元。

苏州市民卡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国有联合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持牌机构。于2012年6月获得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江苏省范围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2024年支付业务类型重新划分后,苏州市民卡业务类型调整为江苏省范围“储值账户运营Ⅱ类”。

AI财评
【财经锐评】两张小额罚单背后,折射支付行业强监管常态化趋势。快钱支付与苏州市民卡虽处罚金额不高,但违规事由直指支付核心环节——清算管理与商户管理,反映出央行对支付机构合规运营的"零容忍"。快钱支付作为万达系支付牌照持有者,近年因业务收缩已主动剥离部分资质,此次处罚或暴露其地方分支机构风控漏洞;苏州市民卡作为区域预付卡机构,在业务转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后,仍需强化商户准入管理。当前支付行业面临分类评级重塑,机构需警惕"小罚单大信号"效应——监管正通过高频、精准的处罚压实合规责任,特别是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新业务形态的交叉监管。建议持牌机构加快内控系统升级,将合规成本纳入区域性展业策略考量,避免因"小过失"影响续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