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顶级,业绩惨淡!汇添富基金,脸往哪搁?

 

基金变革,得加快步伐了。

1

待遇“行业顶级”

金融行业一“晒”收入,就要掀起巨浪。

一年多前的案例犹在眼前,中金一名交易员的妻子在网络上晒出了丈夫的收入证明,90后员工竟然有着8.25万的月收入,这让广大网友破防了。几乎与此同时,一场针对金融圈高薪的讨论由此展开,相关部门接连发布文件规范行业薪酬制度。

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金融行业“谈薪色变”。但就在最近,一家基金公司的薪酬待遇曝光,再度引起热议。

话说这两天,网上流传着一份“汇添富基金薪资待遇”截图,里边提到了汇添富基金的校招待遇。


 


▲图源网络

信息显示,销售岗位及支持岗位应届生基本工资是12k左右/月,另有补贴,年终奖大概在6-12月工资。

再看IT岗基本工资每月1.6w,IT助理岗位,技术方向16*(12+n),年包35w左右。最高的是投研岗,号称熊市保底20w,牛市能有40-60w。

应届生就能有这个待遇,资深员工那还了得。

看准网数据显示,汇添富员工的月收入平均值高达37502元,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值26975元。其中,从事金融业务的员工工资接近3.9万元,从事投融资工作的员工平均月收入高达4.28万元。


 


▲图源:看准网

这工资啥概念呢?我们可以来做个对比,中国互联网公司里平均薪资排第一的是阿里,约3.5万元/月;国企标杆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岗职工算下来平均1.6万元/月;中科院,根据网友分享统计,平均工资为9678元/月。也就是说,汇添富员工的平均工资,大致相当于——

阿里的1.1倍,中国烟草的2倍,中科院的4倍。

如果按照“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现状来看,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仅为汇添富平均工资的1/37。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天央企老总2022年的薪酬水平也披露出来了,这样一看,汇添富员工的薪资,比不少央企一把手还高!

 

2

业绩“惨不忍睹”

有人可能会说,基金行业要求高,招聘的员工基本都是名校高材生;很多投研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也高,工作很辛苦,工资高也正常。

这话没毛病。但在市场经济下,高薪资对应的应该是高价值、高业绩吧?作为基金公司,如果能拿出让投资者信服的业绩,他们拿再高的薪资都可以。

实际情况如何呢?根据搜狐财经的统计,2022年,汇添富基金旗下全部产品合计亏损达862.28亿元。平均算下来——

每天亏掉2.36亿元。

 

这啥概念呢?这么说吧,就算你年薪1个亿,要把汇添富基金2022年亏的这些赚回来,也得862年!

有意思的是,尽管带来如此大的亏损,汇添富基金2022年依然收取了56.75亿元的管理费。难怪汇添富的投研岗位可以有熊市保底薪资了,还是做基金好呀,旱涝保收。管它基民亏不亏,反正自己不亏。

 

巨额的亏损来自产品的业绩表现。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汇添富在管基金产品数量618只,但近一年来,仅有24只产品实现了超过5%的涨幅,而跌幅超过20%的产品竟然高达106只。

行业观察者“今晚吃基”梳理的表格也显示,近两年来,汇添富基金旗下多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40%,简直“惨不忍睹”。其中,跌幅最惨的是汇添富社会责任混合A,两年跌超50%。

 

再看2022年管理费收取最多的产品之一,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行业,近1年跌了20.60%,近3年更是跌了41.63%。

要知道,胡昕炜可是汇添富基金的“金字招牌”,号称“消费男神”。

这样拉胯的业绩表现,却收着如此多的管理费,难怪有人把汇添富叫做“基金刺客”。

3

战略“备受质疑”

业绩只是表象,往深处看,是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战略选择。

有人曾总结过汇添富基金的业绩规律——

医药、消费好,它的业绩就好;医药、消费低迷,它的业绩也低迷。

例如2020年,汇添富基金押中了白酒、医药、新能源等热门行业,一度被誉为“选股专家”。

这种风格,同样体现在汇添富的明星基金经理身上。以“金字招牌”胡昕炜为例,其一度创造过5年超300%的收益,年化收益率达到25%,受到基民追捧,成为“顶流”。

胡昕炜的成就背后,是重仓抱团白酒股。

早在2016年,胡昕炜接手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的时候,就大举买入贵州茅台,到后来长达数年,贵州茅台一直是该基金持仓的第一名。

拉出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的前十大持仓来看,白酒企业占据了70%,这只基金简直就是一个“大酒庄”。

 

白酒牛市中,胡昕炜是风头无两的“消费男神”,但随着白酒行情的滑落,胡昕炜已经跌落神坛。拳头产品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的规模,从此前的近220亿跌到现在的156亿,缩水近30%。

纵观胡昕炜管理的全部基金,堪称一片大草原。

 

热衷“吃药喝酒”之外,汇添富旗下的基金经理还存在“一拖多”的现象。

行业观察者“拾盐士”曾梳理过,汇添富基金经理中,何旻旗下管理基金14只、王栩旗下基金9只、郑磊旗下基金8只、赖中立旗下基金11只……“一拖多”现象普遍存在。

要知道,早在2020年5月,相关部门就开始实施相关规定,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当确保兼任基金经理具备充分履职能力,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

汇添富“一拖多”背后,反映的是其在规模迅速扩容之际,人才相对短缺、投研能力相对薄弱的困境。

但问题在于,这些“一拖多”的基金经理们,真的有足够时间精力去研究吗?如果都买一样的股票,那还有必要发新产品吗?

以基金经理吴振翔为例,这是一位累计任职时间超过13年的老将,他在管的基金已近15只,但从天天基金网的数据看,这些产品全都在亏损,真的是一片绿。

 

汇添富基金于2005年2月在上海成立,由东方证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东航金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它一度是行业“黑马”,巅峰时期做到中国规模第三的基金公司。但近几年,汇添富基金的规模接连倒退,截至2023年9月底,其排名已下滑至行业第九。

领着“行业顶级”的薪水,收着巨额的管理费,业绩却如此拉胯,汇添富基金的老脸往哪搁?看来,巴菲特说的没错——

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