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继续发挥城商行的责任和担当,持续秉承“努力成为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特色鲜明的一流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坚守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每日财报 张恒
近日,郑州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规模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6666.26亿元,较年初增加5.69%;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3837.11亿元,较年初增加6.41%;吸收存款本金总额3969.09亿元,较年初增加9.96%。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0.41亿元,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44亿元。
资产质量及风险管理方面,郑州银行表示,今年以来公司不断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贷款质量总体保持在可控水平。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6.23%,符合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12.29%,处于稳健合理水平。
事实上,除了经营业绩层面之外,置身当前市场环境,金融机构承担让利赋能实体重任,那么在此背景下,郑州银行所交三季报背后的以“努力成为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特色鲜明的一流商业银行”为战略愿景,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则更值得我们一一深入探讨和解读。
厚植科创金融优势 打造金融惠科“郑银样本”
实体经济强盛则金融业繁荣,金融业活跃则经济蓬勃发展。若要实现两者长期稳健发展与穿越经济周期的韧性,实体经济与金融必须如鱼得水般相互依存、长期和谐共生。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郑州银行始终展现出高度的专注与用心,不遗余力地为区域经济的赋能贡献力量。
早在2022年4月,郑州银行就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政策性科创金融运营主体银行,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工作部署,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回望今年前三季度,更是系统大招频频。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例,郑州银行深度融入河南科创高地建设,深耕科创金融领域,聚焦科创企业发展的前沿和重点,率先破题、精准发力,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做深做细“科技金融大文章”。
首先,郑州银行通过强化顶层布局、形成政银联动合力、丰富金融产品、构建创新生态等方式持续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以金融之举服务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打造金融惠科“郑银样本”。
比如,今年以来,该行持续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行长进万企”活动,围绕重大项目、省市七大产业集群、“28+20+N”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及其上下游关键企业等重点领域,聚焦民营小微企业,全面走访对接,对薄弱领域强化金融支持。
其次,郑州银行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支撑,围绕企业研发、专利、人才等科创指标,构建科创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为科技型企业识别和科创能力评价提供“衡量尺”,并同时优化科创金融产品,围绕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特征,提高产品的适配性,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质效。
最后,郑州银行还通过开展银企专题合作,围绕“四链融合”特色运营模式,与科研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协作,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力度。
实际上,郑州银行利用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来疏通科创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难点和痛点的鲜活例子不胜枚举,星星之火,终能点燃燎原之势。郑州银行持续在科创金融上深耕,都在逐步累积,形成强大的能量,展现了其坚定的赋能实体决心,也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为实体企业注入活力,为稳定整体经济大盘贡献着持续而坚实的力量。
在对区域实体经济赋能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之有效举措下,郑州银行收获颇丰。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余额达448.84亿元,较年初增加114.84亿元。
夯实普惠金融服务“底盘” 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2024年,是我国经济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追求更高质量发展迈入“深水区”的关键之年。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速度和规模的体现,更在于以规范经营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保持稳健中寻求进步,共同推动经济实现更加繁荣稳定发展。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引。
对金融业而言,做好“五篇大文章”是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历史使命,更是重大战略机遇。
因此,在新时代机遇感召下,各大金融机构纷纷用自身行动“赶考”,而对郑州银行而言,“五篇大文章”不仅是发展路途上新动力,更是与自身长久以来的不懈探索该政策核心要义相通相融。比如前文所提及的为科创型企业赋能,就是该行一直对“科技金融”文章的深度践行。
当然,郑州银行所做的还远不止此,尤其是在对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的普惠金融方向上,该行同样早有准备。
在深入洞悉了金融行业服务覆盖面不足、弱势群体融资难等问题之后,郑州银行不断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把资金活水精准灌溉到最需要的群体上去,最大化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据悉,今年以来,郑州银行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努力成为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特色鲜明的一流商业银行”为引领,以持续打造普惠金融特色品牌服务为方向,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一方面,郑州银行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并创新优化,扩大客群覆盖度。比如,上线了郑e贷新产品,通过数字化和IPC的融合,针对稳定经营的批发商户、小微商户等客群提供普惠性更高的纯信用贷款服务,提升信用类贷款业务占比,扩大客群宽度。与此同时,该行不仅优化“房e融”抵押贷款产品,执行差异化定价政策,推动地市不动产中心与行内系统直连工作,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而且还积极响应落实“促消费”政策,以客户为中心,推出“郑e贷消费”产品,旨在为客户打造更简单、更快捷、更灵活的贷款产品。
另一方面,深化银政合作,优化外部发展生态。加强与“郑好融”平台体系的深度融合,将其作为打通“金融惠企”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推进在风险分担、联合建模、港湾运营等方面的合作,加大普惠类贷款投放。
深耕本土守初心,助力乡村振兴彰本色
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涉农金融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路线图”。
今年以来,银行业持续加大了对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围绕“三农”关键领域融资难点,强化走访帮扶对接、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增强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动能。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作为中国金融市场核心实践内容,体现了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金融机构则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参与者。
而作为根植郑州、深耕河南,始终坚持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融,携手共进的地方法人银行,郑州银行助力区域乡村振兴,无疑更具敏锐性和专业性。在其众多战略规划中,其中之一便是始终深耕社区金融、乡村金融,让金融普之于众、惠之于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金融“活水”。
我们知道,下沉市场存在面广点多、服务难以有效触达等诸多痛点,这时候,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提升农村居民基础金融服务体验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那么,针对这两个方向,郑州银行又是如何破局的呢?
先从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广度”来看,今年郑州银行不断稳定金融帮扶工作力度,保障金融精准扶贫信贷支持力度,给予涉农贷款内部资金定价优惠、落实尽职免责制度,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解决省内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
再从提升农村居民基础金融服务体验的“深度”解构,我们发现,郑州银行通过两手抓,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传统金融机构尚未覆盖的地区和人群提供服务,提升金融的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一手抓金融服务质量,不仅加大乡村振兴主题借记卡发卡力度,采取“5减免”政策,叠加银联主题卡权益,不定期开展义诊下乡、刷卡“满立减”、社保缴费有补贴等多种涉农专属活动惠及农村居民,而且还不断改善乡村金融服务设施,加快设立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围绕农村居民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等非金融场景,开展“惠农站点+”场景建设。
另一只手则狠抓帮扶力度,今年以来郑州银行持续深化驻村帮扶,利用协调外部资金,为帮扶村建设草莓文化广场、草莓育苗基地、冷冻库等。在前期已落地的石磨加工作坊、速冻隧道和大型冷藏库项目,已经持续产生效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此外,郑州银行还不定期组织开展“栽下棵棵新苗、种下绿色希望”植树节活动和“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等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可见,郑州银行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不仅持续加大资金投入,而且其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坚定而有力。只有精准地服务于乡村振兴,确保“量”与“质”的双重提升,才能为大众构建更美好的生活贡献“郑银力量”。
展望未来,郑州银行将继续发挥城商行的责任和担当,持续秉承“努力成为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特色鲜明的一流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坚守高质量发展之路,多措并举全力服务社会民生,为国民经济“向上而行”增福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