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个来自贵州,一个来自吉林,都是从农村出来得到机会才上了大学。在母校的支持下,我们读研究生、留校任教、出国进修,我们想让更多贫困孩子也有相同的机会、平台,不要错过机会。”
2019年,复旦校友伉俪乘地铁给母校捐1亿元的故事曾在网络刷屏。四年后的2025年1月3日,两位复旦校友陈晓明、何佩鑫重返母校。
捐赠1亿元设立助学基金
1973年,何佩鑫与陈晓明共同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并于1977年2月同年毕业,主修稀有元素化学专业。毕业后,他们继续在化学系的邓家祺教授指导下攻读研究生学位。1994年,二人移居美国孟菲斯市,创办了CH仪器公司,专注于电化学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
随着事业的不断成功,何佩鑫和陈晓明始终没有忘记母校的培养和自己从复旦走向社会的经历。2011年,二人便捐赠了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复旦书院的建设。八年后,他们再次捐赠1亿元,旨在帮助更多有志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教育成才、实现梦想,同时也为复旦校友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落实这一善举,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门成立了“复旦大学陈晓明何佩鑫校友基金”。该基金依托复旦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为本科生设计了涵盖四年大学生活的全程培养计划。大一阶段,基金将提供新生助学金,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大二阶段,基金通过社会实践、助学社团、创新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而到了大三、大四阶段,基金还将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机会,拓宽国际视野,支持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成长。
此外,该基金还特别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发展,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设立社会实践基地、资助创新创业实践、支持海外学术交流和会议参会等项目,帮助研究生提升学术水平,拓展科研视野。
过去四年中,陈晓明与何佩鑫校友捐助的这笔基金,通过助学金、天使医保、应急帮困、学业发展、成长支持、生涯规划、海内外交流、社团发展等9个板块基金和19个资助项目,已累计资助了40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这些资助项目不仅帮助了学生克服经济困难,还为他们提供了多元的成长机会,推动了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亿“换”40万
1月3日,陈晓明和何佩鑫再次回到母校复旦大学,二人不仅与在校学生交流,还亲自见证了他们的捐赠对学子的深远影响。
四年前,来自云南的大一新生皇甫勃涛获得了这笔助学金。如今,他已经是复旦经济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并在中国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金奖。他的项目基于AI技术,致力于钙钛矿材料的研发和国产替代,正在推动先进材料在科研和制造业的实际应用。皇甫勃涛感慨道:“二老的捐赠见证了我从本科到硕士的成长。”
受益的不仅是皇甫勃涛,还有更多学子。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2024级本科生何瑞傲雪,曾因获得新生助学金而减轻了生活负担,目前她正攻读英语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对于她来说,这份资助不仅仅是金钱的支持,更是一次生命的激励。
这笔1亿元的捐赠,换来的不仅仅是这些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更多的,是一份厚重的感恩与奋斗。在与陈晓明和何佩鑫夫妇的见面会上,学生们送上了一本厚重的书籍:《致陈晓明何佩鑫校友伉俪的感谢信合集》。这本书汇集了590封感谢信,字数累计超过40万字。每封信里,学生们都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而“感谢”和“努力”是其中最常出现的两个词。
其中一位学生写道:“我去乡村支教,和那些怀有梦想的孩子们平等交流。虽然我们的童年经历不同,但他们的眼神和我的心情是如此相似,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将爱和温暖传递给他人的决心。”
另一位学生提到:“我在清晨时分独自一人坐在图书馆,也曾在午夜时分走过寂静的校园。尽管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失败,但我深信,努力一定能改变未来。毕竟,二位先生不也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吗?”
1亿元人民币,换来了40万字的感恩与努力,换来了数千名学子的改变与成长。这笔捐赠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为每一位学子的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