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通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97亿元,被立案调查或还面临受损股民维权

摘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16日,东方通融资余额5.96亿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股,融券偿还3600股,融券余量8.3万股,融券余额79.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97亿元。

东方通1.jpg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林宜采 编|深海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16日,东方通融资余额5.96亿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股,融券偿还3600股,融券余量8.3万股,融券余额79.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9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4月14日,东方通发布关于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暨风险提示的公告。

公告显示,东方通于2025年4月14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42025025号),因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对此,四川鼎众律师事务所余君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根据证券法及相关规定,受损投资者可维护自身权益。凡是在2023年4月27日到2025年4月14日之间买入过,并在2025年4月14日收盘时持有东方通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报名参加索赔。报名请关注公号“雷助吧”(雷助码:66)参与,获赔前无任何费用。

雷达财经注意到,1月23日,东方通发布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东方通于2025年1月23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同意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实施期间,使用自有资金先行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该部分等额置换资金视同募投项目使用资金。公司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发表了明确的同意意见。

公司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募集资金专款专用原则,全部支出均应从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划转。但在募投项目实施期间,公司存在需要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情形,原因如下:(一)公司募投项目的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奖金等人工费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员工薪酬的支付应通过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办理,不能通过募集资金专户代发,若以募集资金专户直接支付募投项目涉及的人员薪酬,不符合银行相关规定的要求。

(二)公司募投项目的支出包括员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税金等,根据国家税务局、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税金征收机关的要求,公司每月住房公积金、社保费用的汇缴及各项税费的缴纳等均通过银行托收的方式进行,上述相关人员的有关费用若通过募集资金账户进行托收支付,在操作上存在困难。

(三)公司募投项目的支出包括交通费、办公费、差旅费等零星开支,较为繁琐且细碎,若所有费用直接从募集资金专户支出,操作性较差,便利性较低,影响公司运营效率。

综上,为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公司计划在募投项目实施期间,使用自有资金先行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定期进行等额置换,该部分等额置换资金视同募投项目使用资金。

东方通称,公司在募投项目实施期间,根据募投项目实施需要,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是基于业务实际情况的操作需要,有利于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优化募投项目款项支付方式,保障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该事项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会影响募投项目的正常进行。

天眼查显示,东方通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117条,专利信息169条。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东方通财务造假风波与资金运作风险** 东方通因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事件暴露公司内控缺陷,可能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结合其融资融券余额近6亿元及近期“自有资金置换募投资金”操作,需警惕两点风险: 1. **财务真实性存疑**:虚增报表利润的嫌疑或反映业绩压力,若坐实将面临退市风险,投资者索赔(2023.4-2025.4持股期)可能形成连锁反应。 2. **资金运作合规性**:公司以“提高效率”为由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如薪酬、税费),虽程序合规,但结合立案背景,需关注是否存在挪用募集资金粉饰报表的嫌疑。 **投资建议**:短期股价承压不可避免,长期需观察立案结果及公司治理整改。投资者应规避风险,参与索赔需留存交易凭证。监管趋严下,此类案例警示市场财务透明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