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车业务占比进一步下降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2024年在资本市场回暖契机下,头部险企盈利大增。在财险江湖里强者恒强局面未改,财险老三家地位固若金汤。紧随上市险企脚步披露年报的新三板保险公司众诚保险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成绩单。
众诚保险亮眼成绩背后,暗藏结构性矛盾。车险独大,非车险占比进一步下降,业务结构分化明显;公司整体综合成本率偏高,而赖以生存的车险业务也难逃承保亏损难题;业务占比较高的新能源车险还陷“车主喊贵、险企叫亏”两难境地。且正面临来自头部传统险企、知名车企的双重夹击,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综合成本率高企,盈利长期受困
尽管众诚保险有广汽集团做靠山,保险业务根植汽车产业链。有志成为最专业的汽车保险公司,但其经营却显得乏善可陈。
成立初期,众诚保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前7年累计亏损5.29亿元。直至成立第8年才首度实现扭亏为盈,2018-2024年,公司净利分别为0.06亿元、0.61亿元、0.50亿元、0.64亿元、0.65亿元、-0.41亿元、0.48亿元。虽然实现了多年度盈利,但盈利水平仍较低。(备注:自2019年起为合并净利)
整体来看,开业14年,众诚保险账面上仍有未弥补亏损超3亿元。
与净利扭亏为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众诚保险现金流明显承压。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2.93亿元,同比下滑超4成,主要系赔付支出增加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盈利长期受困,众诚保险营收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大增24.73%达37.32亿元。主要源于资本市场环境改善,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5.07%。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增556.32%。也正基于此,2024年公司净利实现扭亏为盈。然当险企盈利能力和资本市场深度绑定,也意味着其持续盈利存在不确定性。
承保端来看,众诚保险经营同样不容乐观。
首先,众诚保险成立14年,保险业务收入还在30多亿元徘徊,业务结构明显分化。
作为一家专业车险公司,2024年众诚保险车险业务收入占保险业务收入比重超8成,车险保费同比增长8.32%为29.17亿元,驱动保险业务收入创新高达35.97亿元。
相较,众诚保险非车业务相对薄弱,与市场趋势背道而驰。近年财险业加速向非车险转型的过程中,不少险企大力发展非车业务,实现了保费规模的快速扩张。个别头部财险公司非车业务占总保费比例已近50%。反观众诚保险2022-2024年,非车业务占保费收入比重分别为26.24%、19.26%、18.92%,呈下滑态势。
其次,众诚保险综合成本率长期超红线,多险种承保亏损态势还在持续,尤其第一大险种车险承保利润长期承压。
说起来,综合成本率承压也是抑制盈利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2024年,众诚保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12.38%、113.33%、102.27%、104.33%、103.93%。其中,赔付率由2020年58.18%骤增至2024年74.66%。
尤其,众诚保险车险综合成本率长期处于高位。2019-2024年,分别为104.66%、110.37%、112.87%、104%、106.34%、104.89%,6年间累计承保亏损高达7.39亿元。
背靠广汽集团的众诚保险大力发展新能源车险业务,新能源车险占据了众诚保险车险业务的半壁江山。2024年,众诚保险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占车险整体保费比例61.02%达17.8亿元,同比增长37.5%,连续三年稳居市场排名第九。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众诚保险新能源车险保费增速较2023年67%,出现断崖式下滑,这离不开市场激烈竞争。如今不仅财险公司纷纷抢滩新能源车险市场,不少知名车企也在竞逐车险市场,将车险纳入自身的整体生态战略中,配合销售、维修等多环节,增强客户黏性。
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据统计,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达57亿元,高成本、高风险、高赔付率是导致承保亏损的主要因素。就连财险老三家也受新能源车险高综合成本率困扰。众诚保险因其高业务占比使得这一挑战更加凸出,2024年公司赔付支出同比增长29.57%。
7年“问题股权”终于落地,人事变动迹象已现
众诚保险成立于2011年6月,由广汽集团等大型企业发起成立。于2016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是国内首家挂牌新三板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
广汽集团是众诚保险第一大股东,因直接或间接持有广汽零部件和广汽商贸100%的股权,广汽集团及其关联方共持有公司53.55%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众诚保险发生股权变更。
众诚保险第5大股东上海灵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灵秀)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将所持众诚保险9.917%全部股权,转让给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金控集团)。该笔股权转让已获监管机构核准,上海灵秀就此退出众诚保险股东之列。
说起来,该笔股权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属于不得不出手的状态。
上海灵秀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上海灵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营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成立次年就以3000万元增资挤进众诚保险股东之列。
2017年,彼时众诚保险股东粤财信托出于自身战略调整,将所持众诚保险股权挂牌转让。同年上海灵秀以4.55亿元受让2.25亿股股份。
也就是自2017年起,众诚保险年报就频繁披露上海灵秀股东资质尚需监管核准的消息。
直至2024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因上海灵秀2021-2022年均无营收、均未盈利;股权交易所使用资金非自有资金,向上穿透追溯资金来源为第三方拆借款。监管机构认为上海灵秀不符合保险公司财务Ⅱ类股东的条件,对股权变更申请不予许可。
等待7年,这笔悬而未决的股权终于落定。众诚保险新股东广州金控集团成立于2006年底,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整合市属金融资产而成立的国有金融控股平台。
作为地方国资代表广州金控集团的加入对众诚保险来说在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事实上,近些年对于某些问题险企、或经营存在困难的险企,当面对增资、股权转让、风险处理等难题时,地方国资充当了“救火队长”的角色。而地方国资布局险企的主要任务就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只是地方国资的加入能否让众诚保险重新焕发活力,尚需时间验证。
此外,《全球财说》还注意到,包括公司董事长杜志坚、总裁郑新在内的18名董监高人员任职将于2025年1月10日或4月11日陆续到期。
2025年3月,众诚保险董事黄智雄递交辞职报告。资料显示,黄智雄还是公司控股股东广汽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目前这一人事变动信息,只在2024年年报对外披露。
不过,结合公司经营层面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2025年众诚保险董监高管理层或将出现重大人事变动。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