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云南小伙,带着一杯茶去美股IPO,市值500亿!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霸王茶姬顺利敲开IPO大门。

北京时间4月17日晚,中国现制茶饮品牌霸王茶姬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首个登陆美股市场的新式茶饮品牌。开盘后,霸王茶姬一度大涨至33.75美元,市值一度冲破75亿美元(约超540亿元人民币)。

至此,霸王茶姬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之后第五个上市的茶饮品牌。

年仅30岁的张俊杰刚刚上演了人生最高光的一幕——来自云南,出身草根的年轻创业者,在过去8年时间,打造一家市值500亿的超级独角兽。

这一路,霸王茶姬从不被资本看好,走到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出6400家门店的反超。用一杯茶,实现了逆天改命。

01 90后云南小伙的草根逆袭

当来自全球的资本目光都聚焦在这支新股上,外界的关注也如同潮水般涌向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

从他个人履历看,他同泡泡玛特的王宁、宇树科技的王兴兴都有着同一个标签:非典型创业者。他们都并非超级名校毕业、没有海外顶级高校留学的背景、早期没有资本的支持。

相对于另外两位,从云南一路打拼出来的张俊杰,更是一位实打实的纯草根。

霸王茶姬最早的投资人XVC胡博予曾说过,他第一次跟张俊杰沟通时,对方告诉他自己没上过学。他的第一反应是没上过大学,后来发现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10岁到 17 岁之间在流浪,所以18 岁之前都不认字。

2017年成立至今,霸王茶姬仅进行过3轮融资,首次融资还是在2021年。回顾当时,市场上的茶饮品牌激战正酣,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均已完成了数轮融资,且通过资本的助力开启了大规模开店。

而霸王茶姬创立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只有200家门店,且主要集中在云贵川,单店月销额不到20万。

店铺少、创始人也缺乏亮丽背景、竞争对手众多,这使得张俊杰在融资过程中屡屡碰壁。但故事的最后,张俊杰凭借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了投资人的疑虑,并拿到了XVC和复星的首轮融资。

这一轮融资后,霸王茶姬开启了加速度模式。

2023年,霸王茶姬新增门店数量超2000家,2024年新增门店数字则接近3000家。伴随门店数量的猛增,霸王茶姬这两年的营收规模达到46.4亿、124.1亿,达成了几乎不可思议的增长。

02 打造超级大单品

在霸王茶姬的菜单上,一个区别于其他茶饮品牌的不同就是SKU少。

霸王茶姬重点押注在原叶鲜奶茶上,力推“伯牙绝弦”这一超级大单品。

这个大单品有多大?过去三年,伯牙绝弦销售量突破了6亿杯。在2024年,伯牙绝弦等三款大单品占据了公司总GMV的61%。

对比同样成功制造过超级大单品的蜜雪冰城,在2024年前9个月内,前5大常青款产品一共占据国内总出杯量的41.2%左右。

在畅销大单品外,通过品类高度集中的菜单,以及远低于行业的上新率,霸王茶姬一直将SKU控制到极致。2024年,霸王茶姬一共进行了10次上新和3次产品升级,与之对比的是,2024年瑞幸上新119个SKU,星巴克中国上新27个SKU。

谈及为什么专注做原叶鲜奶茶,张俊杰曾解释说,当一杯茶被简化成了只有茶叶、鲜奶和糖浆,霸王茶姬就可以专注于布局茶叶供应链了。而鲜奶茶的原材料不受季节性限制,可在常温下运输,更容易管控,因此更适合品牌扩张规模及国际化。

超级大单品效应也开始显现——当产品足够简洁,供应链的标准化和门店效率才能随之提高。根据招股书,霸王茶姬的库存周转天数为5.3天,在超过千店的茶饮企业中最低。

03 “要服务100个国家的消费者”

上市当日,霸王茶姬邀请了一线员工代表、加盟商伙伴和投资人伙伴共同敲钟。霸王茶姬CFO(首席财务官)黄鸿飞表示,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们的股票代码CHA,更是世界范围内至少30多种语言中‘茶’的发音。”公司上市“不仅代表着我们开始面向更加广阔的投资者市场,也代表着我们朝着我们的愿景更进了一步”。

全球化,这是霸王茶姬的目标。

早在门店不足100家的2018年,霸王茶姬就将全球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成立了海外事业部 。一年后,霸王茶姬马来西亚首店开业,海外战略迈出第一步。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海外门店数已突破156家门店。

《节点财经》了解到,霸王茶姬在北美市场的第一家店也将于近期在洛杉矶正式开业。

2017年,在一间40平方米大小的办公室,一个22岁的年轻人写下了一句极具野心的话——“要服务100个国家的消费者”。

从云南街头到纳斯达克,霸王茶姬的上市不是资本的胜利,而是坚持做事的朴实写照。如今,张俊杰正在梦想照进现实。


AI财评
霸王茶姬的IPO成功标志着新茶饮行业资本化的又一里程碑,其540亿市值背后有三点关键启示:1)**差异化定位战略奏效**,通过聚焦原叶鲜奶茶品类,打造"伯牙绝弦"超级单品(占GMV 61%),实现供应链极简化和库存周转效率(5.3天)行业领先;2)**草根逆袭的资本叙事**,创始人张俊杰以非典型创业者身份,在资本冷启动阶段凭借运营效率突围,后期3轮融资即支撑6400家门店扩张,验证了"少SKU+高标准化"的规模经济模型;3)**全球化想象空间**,156家海外门店和北美布局计划,配合"CHA"股票代码的国际化符号,为估值提供差异化溢价。但需警惕行业共性风险:现制茶饮赛道已现五家上市公司,同质化竞争加剧下,单店营收增长能否持续支撑高估值仍需观察。短期看,其"中国星巴克"的出海故事将是股价关键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