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报】上市猪企3月销量同比上升24% 正邦科技、立华股份收入增速超80%

读财报.png

近期,生猪养殖企业陆续披露3月销售数据。新华财经和面包财经研究员在剔除部分数据披露不全的上市猪企后,以沪、深两大交易所主要上市生猪养殖企业为样本,分别统计其生猪销售收入、销量。

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3月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实现生猪销量1543.59万头,同比上升24.48%。其中,牧原股份居首,销量达694万头,温氏股份、新希望的销量超过150万头。同比增速方面,多数企业实现正增长,正邦科技、神农集团、正虹科技的增速超过100%。

收入方面,生猪养殖企业3月合计实现收入260.22亿元,同比上升29.29%。增速方面,多数企业实现正增长,正邦科技、立华股份的增速超过80%。

3月上市生猪企业销量、收入同比均上涨 

根据国家生猪市场披露的数据,全国生猪成交均价进入2025年2月下旬以来相对稳定,在14.8元/公斤上下浮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图1:2024年3月以来全国生猪成交均价

剔除部分数据缺失企业后,2025年3月,17家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实现生猪销量1543.59万头,同比上升24.48%。同期,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为260.22亿元,同比上升29.29%。    

图2:2024年3月-2025年3月生猪养殖企业销量、收入

正邦科技、神农集团、正虹科技销量增速靠前 

2025年3月,17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合计销量达1543.59万头。其中,牧原股份销量达693.5万头,温氏股份、新希望的销量分别为309.55万头、157.07万头。

同比增速方面,多数企业实现正增长,正邦科技、神农集团、正虹科技的增速超过100%。    

图3:生猪养殖企业2025年3月销量排名

正邦科技3月生猪销量达62.56万头,同比增速达129.91%,位列增速第一。2025年1-3月,正邦科技生猪累计销量达164.77万头,同比增加78.58%;销售收入18.33亿元,同比增加114.89%。

牧原股份3月销售生猪693.5万头,同比上涨40.48%,销量居首; 销售收入为127.94亿元,同比上涨49.26%。

3月,罗牛山、傲农生物等5家公司的生猪销量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傲农生物3月销售生猪13.15万头,同比下降37.9%。

新希望、华统股份、天康生物等3月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2025年3月,16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合计销售收入达260.22亿元(傲农生物未披露收入数据)。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位列3月销售收入前三位,大北农、天邦食品在第四、第五。    

图4:生猪养殖企业2025年3月销售收入排名

同比来看,3月正邦科技的销售收入增速达159.63%,与其他企业拉开较大距离,立华股份、神农集团、东瑞股份的增速超过70%。新希望、正虹科技、华统股份等6家公司的3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出现负值,其中天康生物降幅达12.96%。

天康生物3月份销售生猪25.47万头,同比下降1.74%;销售收入3.76亿元,同比下降12.96%。从年内累计数据来看,天康生物的销量、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26%、15.96%。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AI财评
【专业点评】从3月数据看,生猪养殖行业呈现"量价背离"特征:销量同比大增24.5%但均价持平,反映行业仍处产能释放周期。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维持销量领跑,而正邦等二线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实现翻倍增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值得警惕的是,新希望等6家企业收入下滑,暴露出成本管控能力的差异——在猪价平稳期,养殖效率成为盈利关键分水岭。当前行业仍面临三重压力:饲料成本高位震荡、能繁母猪存栏仍处高位、消费复苏缓慢。建议关注具备生物安全防控优势、养殖成本低于15元/公斤的企业,行业或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新一轮产能出清后的景气周期。(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