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溜溜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元国际。
溜溜果园是一家梅产品零食生产企业,主营品牌为“溜溜梅”。2024年,溜溜果园的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22.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48.9%;毛利率36%,同比下滑4.1个百分点。
分析发现,溜溜果园的销售费用在各类费用中占比较高,2024年销售费用率约19.2%。另外,公司存货自2022年的3.63亿元增至2024年的5.24亿元,存货呈持续上升趋势。
溜溜果园自2015年进行过四轮投资,最近一次融资为2024年12月D轮融资,每股成本为33.04元。
国内梅产品销售额市场第一
溜溜果园在2001年注册“溜溜LIUM”商标,主营三大产品类别,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梅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2024年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7.0%。公司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此外,2024年,公司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售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9%;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
据招股书,溜溜果园梅干零食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超过六成,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以来,梅干零食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西梅产品、梅冻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2024年西梅产品、梅冻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13.8%、25.4%。
溜溜果园的梅干零食产量从2022年的2.07万吨升至2024年的2.87万吨,期间产能利用率超过80%。2024年,梅冻、西梅产品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9.8%、86%,公司综合产能利用率约83.2%,近三年持续上升。
图1:溜溜果园产能利用率
业绩保持增长,销售费用率约19.2%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的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期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8.6%、40.1%、36%。
图2:溜溜果园财务数据
梳理发现,溜溜果园的销售费用投入较高。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元、3.09亿元、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1%、23.4%、19.2%。
以2024年数据为例,销售费用中雇员薪酬开支、广告开支分别占销售费用的25.9%、25.5%,占比较高,另外运输开支、营销开支各占20.8%、19.6%。
另外,溜溜果园的存货自2022年的3.63亿元增至2024年的5.24亿元,存货呈持续上升趋势。
2022年至2024年,溜溜果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从2.02亿元减少至0.84亿元。2024年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0.78亿元,短期计息银行借款约3.21亿元。
控股股东持股超八成,北京红杉上市前夕退出
招股书显示,溜溜果园自2015年以来进行了四轮投资。公司曾于2019年6月向深交所申请IPO,3个月后撤回了上市申请。
公司最近一次融资为2024年12月D轮融资,每股成本为33.04元。根据D轮完成后的股份数目估算,溜溜果园估值超22亿元。
图3:溜溜果园历次融资
截至招股书发布日,杨帆夫妇、聚润投资、凯旋之星、凯莱之星及溜溜之星作为一组控股股东,控制87.77%股权。此外,公司股东包括深圳君荣、华安基金、兴农基金等。
需要一提的是,北京红杉参与了溜溜果园的A轮融资,2024年6月公司回购了北京红杉持有的全部股份,目前北京红杉已不再持有溜溜果园的股份。
本次溜溜果园赴港上市,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未来三年用于扩大梅干零食、梅冻及产品配料的产能;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网络及开拓国际市场;招聘研发人员及推进研发计划;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看新股】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新股和次新股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