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祁玄/作者
近年来,资本市场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投资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优化。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自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颁布以来,已历经一年有余,该文件提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长线长投”的政策体系等相关内容。另外,还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及长期投资的正确理念,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在过去已经出现,其核心是通过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作为投资的决策依据,注重深入分析和长期持有,以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在指数基金领域,该理念也能够加以运用,市面上已出现了许多由“宽基指数+价值投资”的组合,构建出价值指数的ETF产品,如富国中证价值ETF、博时国证大盘价值ETF、银华沪深300价值ETF等等,为投资者提供了践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有效工具。
一、价值指数与传统指数有哪些差异?
价值投资的理念与指数基金相结合,形成了价值指数这一概念。价值指数是一种策略加权指数,通过筛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成分股构建投资组合。而这些成分股的特点包括估值较低、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分红较高等等。该指数通过聚焦“价值因子”这一核心要素,力求在长期投资中超越传统市值加权指数的表现。
然而,从价值指数和传统的宽基指数对比来看,由于其编制方法上的不同,其收益表现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价值指数为例,沪深300指数选取了沪深市场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300只成分股,主要以市值规模加权编制,其成分股以市值为主导,注重整体市场的代表性。
而沪深300价值指数则是在沪深300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因子评分选取100只估值较低的股票作为成分股,这些股票通常具有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等特征,更注重个股的价值属性。
在表现上来看,沪深300价值指数在熊市中,具备一定的防御属性,其表现或优于沪深300指数,而在牛市中可能要略逊一筹,这与其低估值策略有关。
即是说,沪深300价值指数的核心区别在于其选股策略更注重价值因子,成分股估值较低,适合追求稳定收益和防御性的投资者;而沪深300指数则更注重市值和流动性,成分股分布更均衡,适合追求市场整体表现的投资者。
二、价值投资的“三要素”
在政策层面,近段时间相关部门也推出了多项举措,不断支持指数化投资的发展,营造长期投资环境,同样也展现了价值投资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在2025年1月22日,由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当中提到,要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优化产品注册机制;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等等。上述的多项举措同样契合了价值投资的方向,为价值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紧接着在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印发了《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主要目标在于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通过指数产品这一重要投资工具,有效促进了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实践与推广,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价值投资主要包括了三个关键的要素:内在价值、稳健增值、长期持有。
首先,就“内在价值”而言,它主要指的是通过深入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业务进行分析,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回到价值指数ETF上来看,即筛选出具备内在投资价值的公司作为成分股。
而“稳健增值”则强调了在合理的区间投资优质资产的重要性。当投资者以相对低的价格进行投资时,除了能不断增值以外,同时也为可能存在的失误判断提供缓冲空间,此时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让投资组合更加稳健。
“长期持有”则要求投资者耐心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给予优质资产充分的时间实现价值回归。而通过价值指数ETF,投资者可以进行一键配置,便捷地构建分散化投资组合,从而有效降低个股选择风险,保持长期投资的理念。
总体而言,价值投资的本质在于通过严谨的价值分析和长期的战略投资,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这与依靠短期市场波动或投机行为获取收益的投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价值投资还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