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款App被通报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蓝鲸新闻4月23日讯(记者 黄玉洁)4月22日,公安部网安局官方消息,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相关移动应用检测时间为3月1日至4月8日。

67款被通报的App中,分期白条、云端金融、捷信金融等金融领域相关App被点名,并且均在检测中被发现存在多起违规事项。

具体来看,在金融领域APP中,《云端金融》、《捷信金融》、《车贷e通》、《众安贷》、《汇通启富-山西证券》此4款APP的违规事项包括:隐私政策未逐一列出App(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情况;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方式,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未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移动白条》、《分期白条》、《车贷e通》、《武清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福建农商)》、《携程金融》、《兰州银行企业版》此7款APP违规事项包括: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未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App客户端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包括通过客户端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未做匿名化处理。

《分期白条》、《汇通启富-山西证券》还涉及的违规事项有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虽提供了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但未及时响应用户相应操作,需人工处理的,未在承诺时限内完成核查和处理。

《甘肃银行》、《移动白条》、《分期白条》、《张家口银行》、《阳光村镇银行》、《云端金融》、《捷信金融》、《武清村镇银行》、《汇通启富-山西证券》、《兰州银行企业版》的违规事项包括: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方式;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未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业内相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护好个人信息,不法分子获取信息后可对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诈骗,产生巨大危害。

AI财评
【财经锐评】金融类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乱象折射行业三大痛点 此次67款App被通报,金融类产品占比近20%,暴露出三个核心问题:一是金融科技野蛮生长阶段遗留的数据治理缺陷,部分机构仍将用户数据视为"免费资源";二是合规成本与商业利益的博弈,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合规投入不足;三是多头监管下的执行缝隙,需银保监会、网信办等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从商业逻辑看,违规收集数据背后反映的是金融业获客成本高企的困境。但短期数据红利将带来长期品牌折价,近期某上市银行因数据泄露事件市值单日蒸发5%即是明证。建议金融机构:1)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将数据合规纳入KPI;2)探索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3)将个人信息保护转化为信任资产,如欧洲GDPR合规认证已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监管部门需加快出台《金融数据安全分级指南》实施细则,形成动态化、差异化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