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25日,科隆新材发布最新年报,2024年产品高品质满足煤炭领域“大采高”及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下,科隆新材继续处于增长态势中,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83亿元、8691万元,同比增长9.46%、4.25%。
科隆新材业绩增长背后资本、技术、客户壁垒等竞争优势凸显。深耕密封件市场二十余年,产品性能和客户群体的稳定性都是科隆新材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科隆新材已与煤炭或煤机行业头部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财信证券研报提及,目前密封件市场仍持续增长,国产替代空间颇具潜力。科隆新材紧抓煤机设备“大采高”发展优势,优先拓展新机装备市场,同时重点维护主要客户旧机维修需求,为未来旧机维修需求奠定基础。在良性循环下,科隆新材在煤炭领域存在客观的持续增长空间。
“大采高”升级需求带动业绩增长
科隆新材是一家以橡塑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为核心,煤矿用辅助运输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为后发驱动的制造企业。目前,煤机、军工用橡塑新材料业务和煤矿用辅助运输装备业务协同发展,带动公司从单一煤机密封产品供应商转变为向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多品类橡塑新材料产品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最早在2022年9月,科隆新材挂牌新三板,次年5月即进入创新层,2024年12月5日,科隆新材正式登陆北交所。
科隆新材的橡塑新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煤机领域,需求受到煤炭产量、煤机设备更新换代、煤矿智能化改造、新客户和新业务领域拓展等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煤机主机厂商以及维修厂商等经营业绩普遍增长,新机装备和旧机维修需求旺盛。
近两年,科隆新材的业绩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2023年,科隆新材营业收入由上年的3.29亿元大幅提升至4.41亿元,归母净利润也由5197万元增加至8337万元。2024年科隆新材继续处于增长态势中,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4.83亿元、8691万元。
业绩的增长主要需要归因于,市场需求较稳定,同时公司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扩大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规模,优化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业务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确保核心业务橡塑新材料产品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煤矿辅助运输设备及相关维修业务收入实现较大增加。
2024年科隆新材橡塑新材料产品收入占比超过55%,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煤炭行业的高景气度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科隆新材维修服务收入大幅提升46.11%,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目前,科隆新材紧抓煤机设备“大采高”发展优势,优先拓展新机装备市场,同时重点维护主要客户旧机维修需求,为未来旧机维修需求奠定基础。在良性循环下,科隆新材在煤炭领域存在客观的持续增长空间。
2021年至2023年,科隆新材毛利率由38.97%逐步提升至41.45%,主要原因之一即是公司顺应煤矿液压支架“大采高”发展趋势,大口径组合密封和高压力液压软管总成销售占比提升,该类产品技术难度大,毛利率相对较高。2024年,隆科新材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1.26%。
科隆新材煤矿辅助运输设备主要应用于煤矿搬家倒面,下游客户主要为煤矿和煤机搬家服务商等,需求主要受到煤炭产量、煤矿开采工况条件、搬家倒面次数、特车维修、置换需求以及新客户和新业务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
当下,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主要任务。新质生产力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为标识的高科技为特征,催生新产业和新模式,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根本宗旨。
目前,科隆新材多款煤矿辅助运输设备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2021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销售煤矿辅助运输设备36台、37台、54台和25台。近年来,凭借可靠质量、优秀性能和新品研发在行业内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实现相关收入的大幅增长。
创新筑基竞争优势凸显
隆科新材主要聚焦的密封件产品,主要用于防止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和防止外界杂质侵入机械结构内部,是保证机械结构密封性能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密封件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制药、食品、纺织、汽车、家电、工程机械及军工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市场规模较大。根据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中国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约1571亿元。
财信证券研报提及,作为一种典型的通用设备元件,密封件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各个工业部门,市场空间广阔。并且密封件有较强的耗材属性且面临技术迭代要求,兼具存量市场持续性和增量市场成长性优势。密封件行业内形成了众多有待“掘金”的利基市场。
到目前为止,科隆新材已在广阔的密封件市场深耕二十余年,产品性能和客户群体的稳定性都是科隆新材的核心竞争力。招股书显示,科隆新材已与煤炭或煤机行业头部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陕煤集团、郑煤机、北煤机、平煤机、中国神华、山东能源等煤炭或煤机行业头部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均为科隆新材的客户。
财信证券研报提及,目前密封件市场持续增长,具有颇具潜力的国产空间。2022年全球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22.2亿美元。作为消耗品,密封件的更换周期在数千小时不等,匹配设备运行的全过程,存量市场空间广阔且具备抗周期属性。密封件的国产进程持续,我国密封件进出口贸易金额2022年开始从逆差转为顺差。
2022年我国橡胶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57.9亿元,橡胶密封件面临高度确定性需求。目前,我国密封件非标品类的差异化竞争,高端产品国产化空间较大。
目前,行业内已有多家细分领域龙头崛起,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逐步打破长期垄断,为我国密封件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行业内一些头部密封件企业还通过在扩链及收并购方向上的持续发力,快速提升市场影响力。科隆新材则以技术研发为基础迅速崛起。
2021年至2024年,科隆新材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447.51万元、1837.33万元、2180.12万和2716.97万元,公司研发投入和研发项目数量均逐年上升,研发项目涵盖液压组合密封、液压软管、特种车、军工和高铁等主要业务板块,研发内容覆盖全面,创新类投入持续且稳定,为公司不断巩固和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截至2024年末,科隆新材有效期内专利共1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科隆新材以过硬的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多种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
在煤炭行业,公司液压组合密封件和液压软管性能优越,随着国内煤机橡塑新材料产品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公司部分产品已逐渐替代赫莱特、玛努利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成为国内煤矿和煤机客户配套采购的主要选择。
此外,科隆新材特种车型号数量和产品性能行业领先,多种型号煤矿辅助运输设备被认定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打破了煤矿防爆无轨胶轮车早期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设备的局面,同时公司不断研发突破国内特种车载重上限、积极扩展遥控驾驶等前沿技术应用,有力提升了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
在高铁行业,科隆新材研制的齿轮箱油封,采用主、副唇及回油线结构,在国内众多配套企业中率先通过6000公里跑车试验,可以替代日本NOK进口产品。
科隆新材符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内在要求的新发展理念,创新特征明显,公司是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和财政部第三批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作为北交所上市公司,科隆新材凭借业绩稳健、专精特新“小巨人”、进口替代、内需刺激驱动等特性,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截至4月25日收盘,科隆新材市值约为27.81亿元,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达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