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汇卡因多项违规被罚没近千万

蓝鲸新闻4月27日讯(记者 黄玉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开表显示,支付机构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汇卡”)被警告,并罚没近千万元。

具体来看,广东汇卡有三项违法,其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机构管理规定,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被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312.82万元元,并处罚款635万元,合计罚没金额约948万元。

同时,时任广东汇卡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经理杨毅因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被罚款5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广东汇卡成立于2010年2月,目前注册资本6600万元,2013年获得由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银行卡收单,展业范围仅限于广东省内。

不过早前,广东汇卡曾卷入了一宗“洗钱”案。2022年3月,根据此前宜昌市公安局通报,广东汇卡涉嫌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法院一审判决,“沐融”“helloepay”“迈虎”三个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相关人员获刑。期间,广东汇卡副总裁刘某某向控制“沐融”第四方支付平台的张某某提供3687个商户号,并与另外两个非法平台对接,协助境外违法人员收付非法资金高达43.14亿元。

加之,2023年1月进行新一次牌照续展时,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央行决定中止对广东汇卡《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申请的审查,不过该公司牌照续展至今未有新进展。

AI财评
【财经锐评】广东汇卡被重罚近千万事件折射出第三方支付行业强监管常态化趋势。从违规事实看,该公司在商户管理、客户信息保存等基础合规环节失守,暴露出内控机制形同虚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曾涉案43亿跨境非法资金结算,显示部分支付机构为追求交易规模,不惜沦为洗钱通道的行业乱象。 当前支付行业正经历"严监管+存量洗牌"阶段:一方面,反洗钱、数据安全等合规成本持续抬高,中小支付机构生存压力加剧;另一方面,牌照续展中止与高额罚单形成威慑,监管通过"出清不合规主体"优化行业生态。建议从业者重点关注:1)建立穿透式商户管理体系;2)强化交易监测系统投入;3)审慎评估业务边界,避免触碰"为非法平台提供支付结算"的红线。未来行业将加速向持牌合规头部集中,差异化服务能力成为突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