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明确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多措并举保障汽车行业稳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15条工作举措,以及3条保障措施,相关细化措施60余项。
消费层面,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推动25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70万辆以上。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后市场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逐步实现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技术层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推广工作,支持企业分级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
供应链层面,持续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培育一批汽车产业链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鼓励汽车及供应链企业研发生产适用目的国市场的产品,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完善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引导整车企业稳妥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因地制宜、共建共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面提高合规经营能力。
根据同花顺行业口径,截至2025年8月31日,A股汽车行业一共有30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1.9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3%;整体净利润835.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6%。
截至2025年8月31日,301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256家市值实现上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5.18万亿元,总体涨幅24.52%。
从地域分布看,浙江、江苏和广东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69家、53家和28家。
浙江汽车产业强势崛起
汽车是浙江省增长最快的支柱型产业。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营收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位列全省15个特色产业集群第一。
2025年,浙产新能源汽车继续高歌猛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98万辆,位居全国第四。这是近年来浙江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中争得的最好位次。
同时,据2025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显示,均胜电子、拓普集团、宁波华翔、敏实集团、万丰奥威5家浙企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浙江新晋万亿级集群,已形成“双核引领、多区协同”格局,浙江以杭州钱塘区、宁波前湾新区为核心引擎,联动13个协同区,构建起高效联动的产业生态。
面对行业内卷,浙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正在积极跨界布局,抢抓机遇。
正如银轮股份(002126)董事长徐小敏所言,“在这个颠覆创新的时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险。”
近年来,银轮股份保持战略定力,在“夯实国际化基础,加速数智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上,全球化发展打开新格局。
曾经的银轮,从第一曲线的传统汽车热管理,拓展至第二曲线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构建稳固的基本盘,奠定了公司今天的市场地位;现在的银轮,正加速布局第三曲线数据中心、热泵、超充、逆变器、储能等热管理,以及第四曲线具身智能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及其热管理。
五洲新春(603667)深耕精密制造技术二十多年。发展至今,公司轴承产品已涉及众多领域,公司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轴承新领域。
丝杠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支撑环节,近年来伴随着工业自动化浪潮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应用场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拓展。
在机器人领域,五洲新春依托以轴承为基础的精密制造技术,研发高端行星滚柱丝杠为切入点的各类丝杠产品,为直线执行器、灵巧手提供部件或者成套产品。
在汽车后转向及制动系统中应用,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梯形丝杠组件并获重点客户定点。
宏鑫科技(301539)成立于2006年1月20日,是国内首家采用锻造工艺生产汽车铝合金轮毂的企业,专注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公司主营商用车及乘用车锻造铝轮毂,产品通过欧美日等多国认证,打破国外商用车市场垄断,客户涵盖比亚迪、美国Rivian等海内外车企。
今年7月,宏鑫科技披露,公司与国内低空经济某头部飞行汽车公司充分友好协商,就合作完成其某车型定子主壳体、折叠桨外转子壳体、刚性桨外转子壳体,某车型前、后车轮的开发、制造、调试、交付等事项达成一致合作,双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及《零部件采购合同》。本项目对公司本年度的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预计未来对公司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