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低空经济叩开万亿赛道,哪些企业引领创新潮?

摘要:政策东风劲吹,资本活水奔涌,我国低空经济正迎来加速腾飞的黄金期。

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到各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现已有250多座城市正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项目落地。资本支持加速推进,年内213起投融资案例为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资金支持。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企业加速实现技术突破,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策东风劲吹,低空经济顺势“腾飞”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具体来看,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政策有效联动、相辅相成。顶层设计负责统筹战略规划,为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地方政府负责出台落实方案,为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细分赛道设定发展目标,鼓励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应用场景拓展等。

除两会定调外,中国民航局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此外,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明确提出空域划设、起降点建设、航路导航等21项核心指标,为全国低空基建提供首个系统性方案。

从各地来看,江苏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东省等多地加码布局低空经济。江苏发布《低空起降场(点)布设指南》与《低空空域划设(提报)指南》,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迈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贵州印发《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构建低空飞行器发动机研发、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促进航空发动机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广东密集审批、备案一批低空经济重大项目,形成“多点落子、串珠成链”的产业空间格局,还将低空经济向山区、海岛等广阔区域拓展,推动“全域低空一张网”工程。

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250多座城市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项目落地。政策红利下,资本与技术快速涌入。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资本强力助推,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

除国家政策引导外,资本的推动同样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

在资本支持方面,金融机构正加快布局,通过政策倾斜、资源整合和产品创新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比如,华夏银行广州分行落地全国首单低空经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填补了低空经济领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市场空白;上海低空公司联合人寿财险、全顺保险、航联保险、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中交融资租赁,共同发起成立“低空金融服务研究社”。

从投融资市场表现看,低空经济是当前一级市场最热的风口之一。根据IT桔子的统计数据,截至9月22日,年内低空经济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213起,涉及金额达到234.72亿元。从资金流向来看,低空飞行器制造、无人机反制、应用场景创新等细分赛道更受资本关注。

从投资轮次来看,上述投融资案例中,天使轮融资共46起,占比达到21.60%;Pre-A轮、A轮、A+轮融资共75起,占比达到35.21%。整体来看,各路资本投早、投小的特点较为明显。

在政策、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根据天眼查的数据,当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8.4万家。其中,2025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达到1.2万家。

国内企业多点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已形成“国家定规则、地方探场景、业界搞创新”的发展格局。国家层面着重建立飞行器安全标准、空域规则等基础制度,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底线;地方政府通过场景探索实现空域资源的高价值开发利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引导;业界主体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市场行为,为低空经济发展实现商业闭环。

天和防务(300397.SZ)聚焦低空近程防御装备的研发、生产和交付业务,同时积极推动低空制空权能力提升和体系建设。该公司现已形成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军民两用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在低空近防领域,其核心产品“某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猎影 1.0)”已成功列装,在细分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随着低空领域开放及无人机技术发展,反无人机系统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无人系统的安全威胁,天和防务已形成覆盖空域、水域的反无人系统解决方案。空中反无以新一代低空近防系统为核心,通过配备先进雷达与作战指挥系统,实现对低空目标的快速探测、识别与拦截,有效防范低空安全威胁;水下反无则以海洋反无人系统为牵引,发挥在水下无人平台、水声探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将陆上反无能力向海上移植,构建起海上综合立体反无人系统。

基于创新链和产品链的协同发展,天和防务军工装备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其重点布局的低空近防、边海防、5G/6G军事应用、水下智能探测、无人潜航器等业务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除天和防务外,维新宇航此前发布全球首款7座3吨级多用途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Vector5,主要面向医疗救援、载人载货等设计;中国邮政推出了ZC500纵列式双旋翼无人机,可实现260公斤超大载重运输能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推出“灵筹·机载电子超市”,集成显控、飞控、通信等40余项功能,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安全性、低成本解决方案。

我国低空经济向“新”腾飞的劲头正足,在政策、产业、技术、市场等全方位驱动下,有望展现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