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这里有一个「资本之后的世界」生存指南

 

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人类文明繁衍至今,离不开一个主题—资源争夺。农业革命时期,人们担心食物资源的匮乏,争夺土地资源、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家们磨刀霍霍争夺物质资本、而在数字革命时期,经济繁荣,物质丰盈,人们转向注意力的争夺。现如今,资本对于注意力的争夺,在世界知名风险投资人,风险投资公司USV的执行合伙人阿尔伯特温格眼里,可被称为资本之后的世界。

那么,在资本之后的世界,人类究竟何去何从?我们的世界能变得更好吗?

温格对于该问题的观察汇成了《资本之后的世界》这本书,他认为注意力被算法操纵会剥夺人类的经济与精神自由,“我们正在用数字技术制造一个反乌托邦——越智能的工具,越让我们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做算法的猎物,或者,成为知识时代的造物主。“对此,温格提出了经济自由、信息自由、心理自由,试图为这场注意力危机找到一条出路。

 

01 注意力稀缺的后果是什么?

工业革命至今300年来,资本积累逻辑始终主导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与人的行为模式。从好的一面来看,资本主义的活力固然带来了空前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增长,但与此同时,它也在不断加深社会不平等。

尤其是在21世纪初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你不得不感慨后工业时代的造富能力,比如,在工业时代,IBM从1910年左右创立到上世纪70年代称霸计算机行业大概用了60年,但在后工业时代,Google只用了7年。

放眼世界范围,科技巨头公司如Google、Amazon、Apple等,他们不光控制财富,更控制了人们的注意力,还试图通过数字平台对数据、信息与注意力进行垄断,实现了对市场乃至个体意识形态的深层操控。用温格的话来描述就是“人类的注意力被短视频、热搜、算法劫持”。这种逻辑使得人类本身陷入一种深层的异化之中。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3亿,在春节期间,短视频平台人均使用时长能超过7个小时!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揭示了中国青年人中短视频成瘾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纵向关系——刷短视频所致的特定的成瘾症状“忍耐”和抑郁症状“快感缺失”,能够预测各个心理健康问题的后续症状发展。此外,成瘾问题“冲突”和情绪情感中的“悲伤情绪”可能是连接这两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共现的桥梁症状。

正如温格在书中所指出的,资本主义不再只是一个经济制度,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一种价值观的体系。它将效率凌驾于公平之上,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的,而将“人”则作为被量化、被替代的资源。

温格的担忧并不是孤例,早在上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批判“符号消费”;美国传播学家波兹曼更是在《娱乐至死》中,警告:“电视让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方式呈现。”而在算法时代,乃至AI时代,人类注意力像被操纵的提线木偶,被牵引着直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人们不能指望刷手机来解决实际问题,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后的人们,自然也会丧失创造财富的能力与动力,在AI时代,也就是技术越来越聪明的时代,丧失独立思考的人们被淘汰也是必然。

这个现象已经开始存在——温格博士特意指出,中产阶级在多个发达国家日益边缘化,而边缘国家则陷入资源被榨取、劳动力被剥削的恶性循环。

 生成式AI时代,这个体会尤为明显,以ChatGPT、Anthropic为首的AI巨头用领先的AI技术与闭源生态构建起生态护城河,手握垄断技术优势与数据资源,更是将大多创业者拒之门外。从好的一面看,AI会提升资本回报率,让企业可以用聪明的智能体与大模型快速创造不错的成果,但坏的一面是,AI替代普通白领的浪潮袭来,势必会带来劳动份额下降。也就是说,GDP增长了,而个人收入却陷入停滞。这就像是一个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让人们深陷泥潭。

02 AI永远无法替代会思考的人

碎片化浪潮中,不少人不可避免被算法操纵了,但是温格博士却十分具备乐观主义精神,他认为,技术是双刃剑,人类仍有机会通过集体行动与制度创新,把注意力重新转向创造、合作与自我实现,最终迈向“后资本时代”的繁荣与自由,在这里,温格大胆预测,工业时代之后将迎来知识时代。

但是实现这个目标有三个前提:

首先,经济自由。每个人都应该享受资本与技术红利。

这个说法看起来十分“理想主义”,但是温格博士指出,人类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带来技术型通缩,也就是说,技术进步会导致医疗教育生活用品成本降低,因为未来的大同社会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而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社会需要的还有信息自由。社会不应该让少数群体垄断数据与教育资源,各国政府通力合作敞开数字教育资源,给予人们自由,学习并创造新知识,这样人们才会掌握知识循环的入口,创造出更多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还有心理自由,在本书最后,温格博士强调了正念的作用,只有培养创造力、同理心与价值观,才能避免被算法和消费主义牵着走。

这点不难理解,AI技术的越发进步,一个领先的大模型知识储量可以轻松超过一个本科生,但AI终究只是AI,它没有情感,永远取代不了活生生的人。这个视角看,怀有希望与同情心的人们,才是独一无二的资产。

在《节点财经》看来,温格并不是想改造,或者真正扭转某一社会潮流,毕竟人人具备主观能动性,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愿意静下心来思考诗与远方。但这本书更多是提供了一个积极的视角,告诉那些仍然对自己、对社会未来抱有期望的人们如何穿越碎片化时代,在技术洪流中维持自我思考与表达,做有同情心的人。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能毁灭人类,也能造福人类,真正决定走向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没必要因为AI时代的到来而感到恐慌,真正应该做的是积极学习新技术,保持开放与积极的心态,适应新纪元。

*题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