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公司研究|中科创达业绩指标有争议,大额定增质疑多


研究员|泷月岗 编辑|曹杰军

自3月初的大跌之后,中科创达的“迷路”的股价至今也还没“回家”。

作为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中科创达早早地宣布了自己在2021年的成绩,在发布年报的同时,中科创达还发布了最新一轮的定增预案,但在二级市场反馈不佳,并早于大市开始加速下跌。

市场密集的关注着行业头部企业的动向,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年报及定增预案发布后,3月以来中科创达共有3次大规模机构调研,3次合计共有1089家机构参与调研中科创达。


有媒体将市场的消极看法解读为年报业绩不佳,有注水嫌疑;也有媒体认为大量的抛售是由于新一轮定增预案,根据睿蓝Z链对于中科创达的过往研究来看,两种说法应结合起来论证。

稀缺标的,过往业绩优异

中科创达是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较为稀缺的供应商,三线布局“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物联网”,是少有提供从芯片层、系统层、应用层到云端全面技术覆盖的操作系统技术公司,横跨手机和汽车两个领域。

正因其稀缺性与价值性,睿蓝财经早在去年7月便已开始了针对中科创达的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基于中科创达底层逻辑与公司价值的基础词条搭建。

从2015年到2020年,中科创达的营业收入从6.15亿元增长至了26.28亿元,增长了327.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1.17亿元增长至4.43亿元,增长了278.6%。可以明显看出,中科创达在近几年间实现了较高水平的业绩增长。


根据中科创达最新披露的年报来看,2021年中科创达实现营业收入41.27亿元,同比增长57.0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47亿元,同比增长45.96%,继续维持了较为优异的业绩表现。

既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何又说中科创达的业绩存在注水的嫌疑呢?

基于睿蓝Z链的过往研究,我们发现中科创达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率在2021年爆炸式增长。


2015年,中科创达研发投入为1.16亿元,研发费用资本化比重为0,随后逐年增长。根据最新的年报数据,2021年中科创达研发费用为8.2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20.02%,其中有3.13亿元被资本化,所占总研发投入金额的37.91%,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49.69%,接近净利润的一半。

图片来源:东方证券

穿透近五年,中科创达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费总和3.01亿元、3.61亿元、2.80亿元、3.17亿元、3.77亿元,基本保持稳定,而三费费用率也保持在较低位置,降三费效用明显。

结合历史情况来看,近五年中科创达降三费效果显著,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但突增的研发资本化率与中科创达历史周期的发展轨迹明显不符。

过往项目尚未结束,新计划突如其来

根据所披露的定增预案,中科创达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计划募资31亿元。

按照定增计划,6.5亿元用于整车操作系统研发项目;10.05亿元用于边缘计算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6亿元用于扩展现实(XR)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85亿元用于分布式算力网络技术研发项目,还有9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图片来源:企业公告

中科创达的上一次定增募资是2020年8月,2020年8月距离2022年3月,不过19个月600天不到,彼时中科创达募资17亿元,共投资5个项目,投资总额为25.36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3年。

根据募集资金鉴证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中科创达投入的募集资金为3.15亿元,尚未使用的资金仍有10.58亿元,而年报中未披露详细的项目进度,仅以“开发中”表述。

图片来源:企业公告

根据睿蓝Z链对中科创达近五年来研发情况的整理,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中科创达主要在智能网联汽车、商用5G及物联网持续投入,并在在车载娱乐系统、智能仪表及辅助驾驶拓展版图。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

而对于新定增项目,总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下一代汽车整车操作系统的研发、强化云延伸能力及研发云边一体化产品、研发XR技术、提高算力水平。

就研发项目本身而言,均为投资未来能力的技术研发项目,如成功则对中科创达远期有较大影响,但短期内无法确定技术完成度、成熟度以及项目收益。

但该研发项目存在较大风险,且募投金额较高达31亿元,中科创达在上一轮研发项目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并不能保证两个定增在内的9个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中科创达截止2021年年末,货币现金金额为21.17亿元,货币现金比例超过目前总流动资产的一半,流动性优异。而在短时间内再度发起大额定增,且业绩指标上存在争议,难免引爆投资者的负面情绪。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ID:ruilan808)


注:本文转载自睿蓝财经(ID:ruilan808),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