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链研究员|胡昌伟 编辑|LEE
饲料生猪养殖龙头“新希望”,它2021年核心要素和价值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成长性是否保持?
2021年新希望营业收入1262.62亿元,较2020年1098.25亿元增长14.97%;净利润亏损95.91亿元,2020年净利润49.44亿元。营收历史最高,净利润近五年首次出现亏损。
销售毛利率1.60%,近五年最低,较2020年10.61%下降9.01%;净利润率-7.53%,较2020年5.73%下降12.85%;净资产收益率-28.58%,较2020年16.09%下降44.67%。这三项关键指标的变化,受到禽类、生猪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资产减值等不利因素影响。
2021年、2020年均无现金分红,2019年每股派息0.15元。
二、2021年重要事项有什么变化?
1. 2021年发行中期票据、公司债、可转债募集资金111.5亿元
3月,发行5年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20亿元,票面利率4.9%;
5月,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募集资金10亿元,票面利率5.5%;
11月,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81.05亿元。
2.两轮回购一轮增持
新希望在1月份实施了约6亿元的回购,在完成了前次回购计划的基础上,又启动了新一轮2.3亿元回购,全年累计完成约8.3亿元的回购。
管理层于5月通过契约型私募基金完成2.56亿元的股份增持。
3.饲料业务快速增长,毛利率微降
2021年新希望饲料实现收入708.17亿元,较2020年516.46亿元增长37.12%;2021年饲料销量2824.15万吨,较2020年2391.9万吨增长18.07%;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饲料毛利率6.51%,同比下降0.71%。
4.养猪业务毛利转负、扩张放缓、精细化管理
受猪肉价格下跌,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不利影响,2021年新希望生猪业务实现收入172.03亿元,较2020年247.77亿元减少30.57%;2021年生猪销量997.81万头,较2020年829.25万头增长20.33%;2021年毛利率-21.20%,较2020年23.13%下降44.33%。
根据外部行业供求量价形势的变化,新希望在一季度末叫停了外购仔猪和外购种猪,放缓了新种猪场项目建设,以及自育项目进度建设。2021年上半年资本开支环比2020年下半年下降46%,下半年资本开支继续环比上半年下降32%。
同时,开始优化组织架构,持续打强中台。在总部层面,在2020年底五大中台基础上对猪产业总部功能做出进一步的细化与强化,从饲料营养部中拆分出饲料供应部,从健康管理部中延伸出了生物安全督察办公室,把原属于饲料供应链管理部期货团队中的生猪期货人员分离、专设了生猪期货小组;并从年底开始筹划从过去覆盖种猪和育肥猪生产的生产管理部中拆分专门的育肥猪管理部。中台专业干部人数也从年初的不到40人增加到年底的近200人。
三、战略上、产业上有什么变化?
新希望战略为继续致力于保持国内饲料领军者地位,成为极致成本的养猪行业领导者,成为白羽肉禽行业领军者;通过构建价值链管理、大供应链、精益效率、研发智造、品牌客户管理五大核心能力体系,实现行业前列的猪、禽单只利润水平;成为中国农牧行业的卓越管理标杆、数智化转型标杆,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和育种、养殖技术,形成一套科学的全价值链盈利模式。
1.饲料业务,抓住饲料行业环境和客户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新机遇,重视重客开发和产业协同,打造专业服务能力,兼顾做大做强,保持稳定的利润规模和行业领军者地位。
2.白羽肉禽业务,以副产做全、熟食做大、生食做精、养殖做优为主线;白羽肉鸡保持适度规模,致力于提高生转熟比率;白羽肉鸭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致力于提高副产品转化率;实现并保持鸡鸭产品成本的行业领先,进一步鲜品销售比例,成为下游主要赛道中头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最终实现单只利润的行业领先。
3.养猪业务,快速建立起包括数智化、卓越管理、领先的育种与养殖技术等核心能力,确保生产能力、管控能力、运营能力高出一筹,并建立端到端价值最大化的业务驱动模式,致力于成为技术超前、规模领先、成本领先且具有极致价值的中国头部猪企。
4.食品业务,以做快做大战略品类,发挥养宰联动、生熟融合的集成价值为主线;生鲜猪肉致力于上规模,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鲜销比例和近销比例,进一步提高生转熟比率;深加工熟食业务致力于创效益,坚持大单品策略,继续深耕火锅、烧烤、团餐赛道,在C端从深耕西南到多区发展,提升“美好”品牌影响力,夯实“酥炸第一品牌”的消费者心智地位,丰富高肉产品,打造休闲肉产品。
四、三张表怎么样、有什么变化?
资产负债表:
1. 2021年货币资金148.69亿元,比2020年87.99亿元增加68.98%。
2. 2021年负债率64.98%,较2020年53.06%增加11.92%。
3. 2021年应收账款及票据11.56亿元,较2020年8.9亿元增长29.85%。
4. 2021年固定资产337.36亿元,较2020年288.61亿元增长16.89%。
5. 2021年在建工程193.44亿元,较2020年110.06亿元增长75.75%。
6. 2021年生物性资产89.12亿元,较2020年117.98亿元减少24.26%。
7. 2021年短期借款151.59亿元,较2020年103.99亿元增长45.78%。
8. 2021年长期借款327.12亿元,较2020年229.02亿元增长42.82%。
9.2021年应付债券113.35亿元,较2020年28.09亿元增长303.58%。
利润表:
1. 2021年销售毛利率1.60%,较2020年10.61%下降9.01%。
2. 2021年净利润率-7.53%,较2020年5.73%下降12.85%。
3. 2021年营业成本1320.07亿元,较2020年1044.41亿元增加26.55%。
4. 2021年销售费用17.91亿元,同比增加23.20%;管理费用43.17亿元,同比增加25.83%;2021年财务费用11.17亿元,同比增长24.14%。
现金流量表:
1.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1亿元,比2020年56.58亿元减少91.14%。
2.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9.48亿元,较2020年为-340.15亿元增加50.18%。
3.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2.83亿元,较2020年311.33亿元减少28.43%。
五、产能、产品有什么变化?
1.生猪业务,目前以“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为主,一体化自养为辅,2021年年初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的全年出栏量比例约为1:4,年末存栏量比例约为2:3。全年生猪出栏数合计达到997万头。
截至2021年底,建成及在建的种猪场产能按照母猪产床规模190万头,建成及在建的自育肥场产能也超过700万头的存栏规模。
计划2022年生猪出栏1300-1800 万头,2023年2000万头左右。
2.饲料业务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规模第一,2021年公司内外销饲料销量2824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0%;其中禽料1606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3%,位居全国第一;猪料99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8%,水产料161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都位列全国前三;反刍料4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3%。
3.白羽肉禽业务,目前以“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方式为主,并正从传统的合同养殖模式逐步向委托代养模式升级,同时也在一些条件适合区域逐步加大商品代一体化自养。2021年委托代养模式与一体化自养模式养殖量4亿只,屠宰量7亿只。
4.食品业务,销售猪肉产品29.41万吨,同比增加8.64万吨,增幅为41.58%;销售各类深加工肉制品和预制菜25.35万吨,同比增加3.67万吨,增幅为16.93%;公司食品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90.40亿元,同比增加1.96亿元,增幅为2.21%。
六、技术和能力有什么变化?
1.生猪业务,2021年一季度自繁仔猪育肥完全成本20元/公斤,至四季度末自繁仔猪育肥猪的全成本已降到至17.9元,计划2022年6-7月份将养殖完全成本降16元。
2.在种鸭选育方面,自主培育的“中新”北京鸭持续进行基因改善和中试,使其推广范围持续扩大,进一步增强了在种鸭业务上的竞争力;鸭副产品转化提高盈利,鸭肠的转化率近50%,2021年销售额突破亿元;鸭血定位高端,以高温鸭血和鲜鸭血为主,其中鲜鸭血持续稳定直供海底捞等大型火锅连锁。
3. 2021年研发投入2.92亿元,较2020年2.67亿元增长9.19%;2021年研发人员1191人呢,较2020年1013人增长17.57%。其中本科510人,硕士386人 。
七、控制人有什么变化?
新希望实际控制人刘永好,持股29.02%,较去年未发生变化。
八、2022年或更远期有什么计划?
1.饲料业务以猪料、水产料为重点料种推动增量;以重客、规模场为主攻客户群,进一步提高猪料、反刍料、水产料的重客、规模场的数量与销量;新建研发基地,围绕乳猪料等细分产品打造爆品;进一步提高原料集采率、降低原料周转率;降低制造费用;通过自建动保基地、技术服务门店来增强客户服务;打造数字工厂,通过采购平台上线实现数字化采购,通过“料你富”全面上线加强数字营销。
2.白羽肉禽业务继续加大重客开发;熟食方面建立熟食研发中心,提高生转熟比率,推广大单品,打造亿元爆品;在生食方面,提高鸡鸭鲜品占比;以鸭肠、肉骨粉、鸭毛、鸭血为重点提高副产品转化;优化渠道结构,提高新型渠道销售占比;在屠宰环节提高出成率;提升自养能力;建设数字化营销平台,推广养殖数字化和智能养殖场。
3.养猪业务加强猪群健康管理,降低蓝耳病、PED、伪狂犬等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加强放养基地开发;严格执行饲喂方案,降低料肉比;打造成熟稳定的员工队伍;持续降低仔猪断奶成本和肥猪完全成本。
4.食品业务在B端加速团餐开发,以火锅、中式快餐、西式快餐为重点加强餐饮重客开发;在C端一方面继续深化四川省内的县域市场覆盖,另一方面加强省外市场的拓展,促进KA商超的销量增长;夯实以“美好”小酥肉引领的酥炸第一品牌。
5. 2022年在国内、外各项业务的投资发展及其他经营活动等方面的预计资金需求预计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ID:ruilan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