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链研究员|韩蕾 编辑|LZ
王传福谈“创业”:比亚迪曾经犯过三个错误
1,1993年,我在北京一家国有研究单位工作,和产业隔得比较远,研究已经不能够支撑我的梦想,希望能有一个更宽广平台,于是就下海创立了比亚迪。我们从电池开始做起,电池做到全球第一,超越了三洋。【1】
2、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筹到了20亿,在当时这是挺多的一笔钱。我们发现,电池产业很容易做到天花板,于是决定投一个行业。当时有两个选项,一是半导体,二是汽车。但因为手头只有20亿,不可能两个都投。最终选择了汽车。【2】
3、我们当时做电池还是手工式、作坊式,有一次要用1.5吨小卡车拖一个机器,过高速时候有个弯道,车开快了,把机器甩出去了。那个机器要几万块钱,还是挺贵的,后来我和司机两个人把机器搬上车去。我后来想这怎么搬得上去,想想这个事情还是很艰辛的。【3】
4、比亚迪曾经犯过三个错误,一是渠道扩张过快,过度看重经销网点数量而忽略了质量;二是品牌宣传不够,没有着重打造品牌内涵;三是产品品质仍有待加强。【4】
5、市场如战场,竞争像打仗,将军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企业家要起到带头作用。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毅力,要坚持,不放弃。还要埋头苦干,企业家要示范带头,埋头苦干、多干少说。【5】
6、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产品技术讲究深度,管理技术讲究广度。在一个行业平稳期可能管理是第一推动因素,但在行业转变时,技术会跑到第一的位置。【6】
王传福谈“产业链”:子公司只赚比亚迪的钱那不叫本事,拆出去赚市场的钱才叫本事
1、汽车不同于一般产业,在制造业里面算最大,在所有产业里面包括房地产,在GDP差不多大概10%,包括它的全产业链。整车包括商用车中国大概超过2500万,差不多在3万多亿,还有上下游和后市场,差不多有十几万亿。
2、这是一个巨大产业,而且它是一个制造型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在这种百年未有的大变革当中,从燃油车变成电动车,它的产业链一定会重构。这里就有很多产业,电池代替了发动机,电机电控这些产业都是全新的。电池在手机上规模很小,全球所有穿戴设备加在一起,也就是五六十个亿瓦时。
3、在产业链重构里面还有一个大的,就是半导体,半导体分两块,一块是功率型的,驱动电机的,IGBT、碳化硅对晶圆消耗很大,按照面积算,一个8寸的晶圆也就做两三部车。【7】
4、这些子公司只赚比亚迪的钱,那不叫本事,拆出去赚市场的钱那才叫本事,才意味着产品有竞争力。所以我们有了市场化1.0的战略,即零部件业务拆分。电机、电池、动力总成等业务以事业部形式杀出去,去和同行竞争。
5、市场化1.0是把产品卖出去,2.0则是要上市,让资本市场认可估值。比亚迪半导体已经在上市的路上,未来还有更多的事业部会上市,电池、电机驱动都有可能。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各事业部积极性。
6、未来三到五年是汽车行业大洗牌、重排座次时代,是一场大规模战争。市场瞬息万变,一定要快速决策,当然如果踩错方向,损失的不仅仅资金,关键是时间,因为五年后,战斗就结束了。好的方向、好的战略要精准,唯有抓住方向,才能少走弯路,快速到达终点。【8】
7、汽车更新周期平均七年,互联网的加入,可能会加快这个周期,但也不会太快。互联网靠软件,就像写文章,几次定稿,而汽车是模具,并且流程也更复杂,再快也不会超过互联网的。不过加速是肯定的。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9】
王传福谈“创新”:新事物发展速度从来不是等比例的
1、新事物发展速度从来不是等比例的,行业格局调整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到70%。【10】
2、到深圳,你会看到很多创新。创新的动力在哪里?动力就来自于竞争压力。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过剩经济。以前计划经济时,什么都不过剩,就没有竞争,因为本来产能就不够。市场化以后,买一瓶水、一个书包,都有好多选择,就产生了竞争。这种竞争压力,就是推动创新的动力。
3、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上造就了核心的东西,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都是全球领先。没有领先的技术,你就做不到全球第一,去年就不可能卖到6万多辆电动车。奔驰找比亚迪合作,也是看中了比亚迪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
4、创新的主体是人,但更大因素是市场环境,最根本还是靠市场经济。市场上天天倒掉很多企业,这种动力会逼迫企业去创新。如果在一个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地方,创新动力可能就不会那么足。所以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形成创新动力,这是一种环境驱动。
王传福谈“人才”:我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子公司都成为一个‘小王传福’
1、其实人才资产才是最重要的。假如我要投资公司,固定资产像房子、机器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会更看重它有多少工程师、专利。
2、中国最具人才优势,组织好,就可以将人的力量变成技术。工程师愿意搞研究,创造社会需要的技术与产品。我们的工程师会研究更多中国急需、世界也急需的产品。
3、比如说电动车,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市场增长这么快,但是如果你现在才做肯定来不及,必须看准技术方向,提前储备一批技术人才。未来比亚迪还会有很多新技术。要有很强的技术,才能看得远、看得深。我们有1.5万名工程师,夜以继日地研究中国或者世界所需要的技术,研究各种技术方向,如新能源技术、太阳能技术。【11】
4、比亚迪会把子公司10%股权分给管理团队,上市后市值越高,收益越大。如果我本人算是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子公司都成为一个‘小王传福’。【12】
5、我们公司人比较多,从人才市场招的人比较少,主要还是从应届毕业生招。今年,我们从211和985学校招了2500人。第一堂课是我给他们讲,告诉他们要谦虚、好学、吃苦。大概就是这6个字,我们就需要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13】
王传福谈“梦想”:三个梦想是太阳能、储能、电动车
1、第一个梦想是发展太阳能。人类真正用化石能源只有250年,差不多用了地球上一半的化石能源。假如不改变现在的消费方式,250年后所有的煤、油将消耗殆尽。这不是危言耸听。比亚迪就是要用太阳能技术来改变。太阳能是用之不竭的能源,也是最公平的能源之一。随着技术发展,太阳能价格将大幅降低,发展前景很好。
2、第二个梦想是储能。电动车实际上就是一个微型储能电站,把这种微型储能电站做大一点,就是储能电站。以后,城市里面每个楼宇都能分布式储能。
3、第三个梦想是继续发展电动车。以前中国汽车为什么大而不强?因为没有核心技术,但在电动车方面,比亚迪有核心技术,有竞争力。【14】
4、现在只能看到2025年,我们现在大约占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20%,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市场份额。【15】
注解与参考:
【1】《对话王传福:中国人在新生事物转换中比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来得快》,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452432833388861&wfr=spider&for=pc
【2】《专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三次机遇窗口期的“神操作”》,来源:
https://news.sina.com.cn/c/2018-12-04/doc-ihmutuec5939765.shtml
【3】《王传福自述:我有花不完的钱,却是干活的命》,来源:
https://www.sohu.com/a/249201534_120896
【4】《王传福:认清比亚迪"三错" 推绿混技术 》,来源:
https://www.chinanews.com.cn/auto/2013/01-11/4478725.shtml
【5】《福布斯中国专访比亚迪王传福:“市场如战场,竞争像打仗”》,来源: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1-07-19/doc-ikqciyzk6390058.shtml
【6】《俞敏洪对话王传福:在变革的年代技术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297976286267373&wfr=spider&for=pc
【7】《对话王传福:中国人在新生事物转换中比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来得快》,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452432833388861&wfr=spider&for=pc
【8】《王传福和比亚迪“造富神话”》,来源:
https://i.ifeng.com/c/8CQ72wUYZr8
【9】《王传福:汽车很难去说完全变为互联网属性》,来源:
https://sd.ifeng.com/auto/zixun/detail_2014_05/20/2299829_0.shtml
【10】《福布斯中国专访比亚迪王传福:“市场如战场,竞争像打仗”》,来源: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1-07-19/doc-ikqciyzk6390058.shtml
【11】《王传福:我胆子很小,根本不会去豪赌》,来源:
https://www.sohu.com/a/110793257_124344
【12】《王传福和比亚迪“造富神话”》,来源:
https://i.ifeng.com/c/8CQ72wUYZr8
【13】《王传福自述:我有花不完的钱,却是干活的命》,来源:
https://www.sohu.com/a/249201534_120896
【14】《王传福:我胆子很小,根本不会去豪赌》,来源:
https://www.sohu.com/a/110793257_124344
【15】《专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三次机遇窗口期的“神操作”》,来源:
https://news.sina.com.cn/c/2018-12-04/doc-ihmutuec5939765.shtml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