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中小银行上半年业绩超预期,“稳金融”政策助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近日,多家银行公布了半年度业绩,数据显示银行业已经开始回暖,部分公布业绩的中小市值银行利润增幅超20%,今年下半年银行业的整体发展令人期待。

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前阶段我国中小银行一度因为风险问题处于风口浪尖,一系列负面新闻的持续发酵,也让投资者对于银行板块的投资热情大受影响。而在近日,无锡银行公布的半年成绩单引发各界关注。其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无锡银行净利润增幅高达30%。继苏农银行之后,这一利好消息也再次证明银行业已经渡过寒冬期,重新回归正轨。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稳金融”政策不断释放红利,叠加市场利好因素,今年下半年银行业的整体发展令人期待。

稳增长政策推动中小银行业绩增长

除了无锡银行之外,近期还有4家中小银行先后公布半年财报。其中,南京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6%,苏农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1.87%,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1.52%。可以看到,几家银行的净利润增幅均超过了20%,这也意味着中小银行业绩增长并非个别现象。

伴随着疫情好转和复工复产,我国国民经济正持续恢复,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向好,也让当前银行板块的积极因素不断集聚。尤其是受到社融总量回暖、PMI拐点确定、市场低利率水平等因素影响,中小银行的经营压力大为缓解,再加上各银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针对市场刚需推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银行利润率自然平稳提升。

尤其是在稳定发展方面,多年的出清让行业潜在不良持续降低,叠加各大中小银行对信贷结构的科学调整,高风险行业贷款比重在银行贷款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低,这就让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持续降低,可以进一步集中力量发力市场,持续反哺利润增长。总体来说,银行业是和经济周期有很强关联的行业,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要在市场波动期保持稳定,就必须拥有强劲的韧性。

在控制负债端成本、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并提升经营效率的过程中,我国很多中小银行都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经营模式,在稳增长的环境下迎来收获期。特别是随着监管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拓展多元化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力度持续加大。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包括泉州银行、浙江武义农商行、浙江嵊州农商行、苏州银行、莱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民泰银行等在内的10多家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在自我“补血”的同时也为市场发力进行蓄力。随着疫情趋稳,国家推出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宽信用-稳增长-经济预期改善-估值修复的发展路径被不断强化,这也为中小银行的未来发展带来无穷机遇。

中小银行面临资本市场多重考验

虽然说中小市值银行上半年整体表现强劲,但受到自身规模以及市场竞争因素影响,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风险。

首先来说,中小银行本身规模实力无法和头部银行相比,再加上经营范围和产品线相对狭窄,非息业务收入有限,因此利润空间长期受到挤压,经营成本和风险都在持续加大。尤其是在对接市场服务主体方面,中小银行普遍服务的是抗风险能力差、现金流紧张,违约风险高的小微企业,因此很难保证利润增长的稳定性,甚至要时刻担负不小的放贷风险。

其次,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监管力度的持续强化,进一步凸显出中小银行在风控体系方面的短板。尤其是近年来,持续出现的“百万级”罚单,以及一些银行机构高管负面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一些中小银行的口碑信誉,进而带来发展经营端的恶性循环。中小银行只有持续扎紧风险防控的篱笆,才能保证稳定发展。

此外,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不足难题,无法参与到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体系。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为6001亿元,同比增长5%,但这主要得益于大中型银行的业绩增长。相对来说,中小银行不仅盈利能力相对较差,而且通过利润积累实现内源性资本补充更为困难。一般来说,上市银行在外源融资方面尚且有一些渠道和平台,而未上市的中小银行则处境艰难。从中小银行的潜在投资股东角度来分析,无论是国资银行、国有企业以及大型投行机构普遍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很难保证资本投入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开始转变战略,不断下沉客户群体,这些头部机构在资金、产品、服务、渠道、品牌等方面都更具优势,也让中小银行进一步处于市场竞争劣势。

下半年银行业发展值得期待

从长远来说,2022年是我国银行业回暖复苏的关键一年。上半年,国家众多金融支持政策不断出台,经历了资管新规过渡期,金融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了新变化和新趋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的风险和机遇并存。作为金融产业主体,银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不会改变,尤其是进入下半年,深化业技融合,赋能产业数智化发展的战略大局不变,这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更多商机。

商业市场讲究优胜劣汰,银行业的弱肉强食机制一直存在。在拥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前提下,广大银行机构更应该对行业和市场主流发展趋势、政策背景进行深入解读,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从今年出台的一系列“稳金融”政策举措可以看到,强化信贷支持,助企纾困将是银行业贯穿全年的核心任务。尤其是对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广大商业银行而言,数字中国战略、绿色金融、财富管理等板块,都与银行业务产生无数交集。在众多细分产业赛道,各家银行都可以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高质量转型发展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