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12个业务板块、4家子公司,宁波银行多元利润中心保证可持续增长


研究员|李慧君 编辑|曹杰军

8月26日晚间,宁波银行正式对外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

根据披露,宁波银行依旧保持着核心指标的强势增长:2022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94.12亿元,同比增长17.56%;归母净利润112.68亿元,同比增长18.37%;不良贷款率 0.77%,拨贷比 4.00%,拨备覆盖率 521.77%。

规模、效益、质量并驾齐驱

宁波银行本次半年报的成绩不仅延续了之前的优异表现,各项核心指标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其中,营业收入还超过上海银行的279.42亿元,在目前已披露半年报的5家城商行(其他4家为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中位列第一。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规模方面,宁波银行总资产增长至22,397.08亿元,同比增长22.14%;总负债增长至20,776.36亿元,同比增长21.91%。这两项指标在当前已披露城商行里增幅最大,这使得宁波银行与前一位上海银行的规模差距进一步缩小。

盈利方面,上半年净息差为1.96%,仅次于南京银行;净利差为2.16%,在已披露城商行中为最优。

结合今年以来,虽然宏观经济有所回暖,但LPR已经是第三次下调,本月1年期、5年期LPR分别较上月再降5BP(基点)、15BP,受政策影响,银行业在负债端压力减轻的同时,贷款端持续承压;另一方面,由于受地产业拖累,银行业零售端也有承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波银行息差、利差仍保持行业内优秀水平。

这一方面得益于该行对长期以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上半年的企业贷款总额5,331.04亿元,比年初增长14.78%,使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是宁波银行持续优化存款结构,负债端成本也得到优化。

规模和效益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宁波银行资产质量也继续保持稳定。

一直以来,宁波银行将守住风险底线作为最根本的经营目标,不良率在行业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自2017年来,更是连续5年保持在业内最低水平。

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不良率保持在0.77%低位,仍为当前同业最低,显示了自身优秀的风控水准。

正因如此,优秀的资产质量也为宁波银行能够专注自身业务、拓展金融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模、效益、质量”三者并驾齐驱,就此形成宁波银行良性发展的底层逻辑。

大零售版图加速扩张

截至2022年6月末,宁波银行各项存款12,497.55亿元,比年初增长18.70%;各项贷款9,894.81亿元,比年初增长14.69%。

除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外,2022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达到121.09亿元,同比高增34.01%,占收入比例增至41.17%,同比提升5.05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达到35.44亿元,同比增长5.04%。

图片来源:宁波银行半年报

由于上半年资本市场震荡,为扶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宁波银行担保类业务进展较好,收入达到4.26亿元,同比增长31.08%。

而财富管理作为宁波银行的大零售板块的重要战略方向,截至2022年6月末,个人客户AUM总量达7,300亿元,较年初增加866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客户达762万户,较年初增加53万户。在客户数和AUM总量稳步增长时,客群分布和资产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此外,该行资产托管业务稳步发展,其“易托管”品牌价值与客户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全行业规模增速放缓的环境下,宁波银行托管业务规模4.06万亿元,托管客户数646家。

8月19日,宁波银行控股的华融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更名为安徽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银消金”。

至此,宁波银行大零售版图进一步扩张,在子公司方面,形成了永赢基金、永赢租赁、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

除子公司外,在银行板块,宁波银行还形成了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个人信贷、远程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金融市场、资产管理以上12个利润中心。

通过打造各利润中心,宁波银行完成了商业模式的升级优化。形成了多元的利润来源,将成为该行非利息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综合经营能力更进一步;债券承销、非银融资、资产托管等业务的发展空间也将会进一步打开。

展望2022年下半年,宁波银行非利息净收入预计将实现稳健增长。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


注:本文转载自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