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新国标来了!碳排放计量体系趋于完善,分享万亿级市场大蛋糕

摘要:碳相关计量标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最新发布的实施方案,为我国“双碳”政策的深度推进起到关键作用,对于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一系列国字号文件先后出炉,让各行各业践行“双碳”政策的标准更为细化,目标更为明确。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就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整个方案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并提出了2025、2030和2060三个关键节点。这份纲领性文件,为我国“双碳”政策的深度推进起到关键作用,也对很多行业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碳排放计量体系长期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所谓碳排放计量,其实就是测量二氧化碳及其当量气体的措施,通过对相关参数实施数据收集、统计、记录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进而通过对数据趋势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减排环节和方式。这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多种方法计算每个流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而得到碳排放总量。对于企业而言,在计算出排放因子后,可以按照相关标准制定企业的碳配额。

从国际市场来看,早在199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就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量研究可采用的数据与计算方法,并鼓励各成员国推广使用。而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立以来,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也一直是重点课题。1996年,随着修订版《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正式出炉,在UNFCCC缔约国的推动下,全球才正式迈入碳计量新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多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会议和诸多国际机构不断优化碳计量相关原则,但国际上碳标准计量体系依然非常复杂、标准不统一。

自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审议颁布后,我国也开始全面制定国家相应的碳排放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在2011版《关于印发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先后印发多个国字号文件,这些文件以遵循IPCC指南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将24个行业的碳排放计量方法及相关要求明确说明,也为我国碳计量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不过,碳核算和碳计量在很多地区乃至行业中依然属于行政边界范围,再加上涉及的行业、门类、环节、技术众多,核算方法缺乏标准,建立完善统一规范的统计核算体系也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首要任务。

计量体系是支撑双碳战略推进的核心前提

进入“十四五”阶段,科技创新让我国迎来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增速转变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个时期,碳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更是亟待攻克的难点。从产业发展趋势来说,我国碳排放计量行业一直存在关键技术薄弱、人才短缺、制度缺失、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尤其是需要建立直接测量和间接核算相结合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核算报告体系,并在夯实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碳计量”溯源体系,攻克“碳计量”关键技术难题,并全面推进“碳计量”实现数字化转型。随着《方案》落地,这一系列难点将得到一一解决。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碳排放和量化数据的核算服务市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从长远来看,计量和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手段。建立碳排放计量标准体系,也将为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及资源循环利用打下坚实基础。有了市场与社会双重价值空间,碳排放计量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按照今年4月美通社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2026年,全球碳核算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96.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8.66%。2021年,全球碳核算软件市场规模38.05亿美元,2026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134.14亿美元。另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报告估算,未来30年内,我国要实现碳中和需投资138万亿元(年均3.7万亿元)以上,市场上更有数十万家企业需将开展碳管理和碳减排。此外,随着我国先后建成九个碳交易所作为区域试点,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将全面建立,这样的发展趋势,也将为整个碳计量体系产业链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新方案将为社会资本提供市场机遇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在国家及行业企业层面的碳核算体系初步建立,《方案》明确提出,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这也让行业多家头部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方光电是我国气体传感器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碳中和产业中的在线监测领域深耕多年,其技术成果在多个应用场景得到推广应用。在深度参与支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和基础功能建设的过程中,四方光电参与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领典型行业率先碳达峰的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立项。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公布50个创新中心建设名单,四方光电参与联合申报的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将为开展国土碳监测与空间调控新技术应用示范和成果转化注入新活力。

信息化工程领域的行业巨头南天信息同样专注于碳计量产业。其研发打造的云南省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是全国首个省域级数字能耗监控平台项目。该平台运用先进的“云+大数据”技术架构,形成能耗数据中心和应用分析系统,最终实现云南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与国家节能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目前,该平台已经完成了云南省近千家重点用能单位三级计量数据、两万多家公共服务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的在线采集,有效推动重点企业节能增效,为云南省打造全国 “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