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上海市后,北京、无锡等多市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庞大的用户市场,为国产吸入式疫苗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代,我国疫苗接种工作又取得了重大突破。近日,“吸入式新冠疫苗”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继上海市后,北京、无锡、淮安、扬州等多个城市都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预约和接种工作。和传统注射式疫苗相比,吸入式疫苗为“晕针”人群带来好消息,也为国内疫情防控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推广普及范围不断扩大,A股市场多个相关企业上升势头强劲,整个吸入式制剂产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吸入式新冠疫苗具有剂量小见效快成本低等优势
从技术类型来分类,目前我国的新冠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产品为主)、腺病毒载体疫苗(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智飞龙科马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三类。“吸入式疫苗”作为创新疫苗,是将疫苗的有效成分进行雾化处理,再以标准浓度装入杯中,通过“口腔吸入呼吸道”的方式接种。
此前,国内最普遍的疫苗接种方式依然是肌肉注射。与其相比,“吸入式”疫苗的制剂配方并没有改变,但更改了给药途径,最终使用的剂量仅为肌肉注射版的20%,因此可以极大节省成本。不仅如此,测试显示,吸入式疫苗在序贯接种中,有更高的中和抗体(Nab)水平。要知道,新冠疫苗接种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打”加强针,其目的就是为了刺激人体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这也意味着,“吸入式”疫苗对于加强免疫有更出色的效果。
对于吸入式疫苗,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疫苗专家徐建青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进行了深入解读。在专家们看来,和肌肉注射式接种以及雾化吸入式加强接种相比,吸入式接种可以作为一种短期内高效的加强免疫的途径。一方面,吸入式疫苗可以通过特殊免疫途径引起机体响应。另一方面,它可以快速达到肺部,起效快。此外,它还能有效减少给药剂量,降低用药成本,减少用针,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当然,使用吸入式疫苗也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并非人人适用,专家指出,首次接种疫苗或小于18岁的青少年,目前都无法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
我国吸入式疫苗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在疫苗接种方面虽然走在全球前沿,但我国人均疫苗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按照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疫苗支出仅为8.4美元,是美国的12.9%、日本的38.5%。从长远来看,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创新疫苗消费的可提升空间较大。目前来说,包括吸入式疫苗在内的吸入制剂在我国呼吸系统用药的占比稳步提升,市场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规模不断扩大,对吸入制剂的市场需求急速猛增。然而,受到核心技术实力不足的限制,我国吸入制剂的国产化率不足10%,国内市场依然是GSK、BI以及AZ等原研外企占据核心主导地位。不过,随着国外产品的专利到期,越来越多的头部国内企业正在加速和创新力度,有望打破目前局面实现产业弯道超车。
在吸入式疫苗赛道,按照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吸入式疫苗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吸入式疫苗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投入市场的疫苗种类较少,包括阿斯利康、Iconovo、葛兰素史克、AZ制药等全球巨头都在研发领域持续攻关,这也意味着国内企业与国外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亿剂次,覆盖人数超13亿。庞大的用户市场,也为国产吸入式疫苗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很多国家放松疫情防控政策,全球新冠疫苗的需求不断增加,巨大的海外市场,也让我国本土企业可以集中资源开发新冠疫苗。受到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以吸入式疫苗为代表的创新疫苗产业,也将成为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的新增长点。
吸入式疫苗企业受到更多关注
自去年以来,国内吸入式疫苗产业进入提速期,此前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两大知名企业万泰生物与华兰疫苗均有重量级项目推进,近期两大企业在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也充分展现出资本市场对吸入式疫苗产业的看好。
万泰生物是专业从事生物诊断试剂与疫苗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在新冠疫苗创新研发领域,早在去年11月,其研发的鼻喷新冠疫苗获得南非Ⅲ期临床试验批件。今年10月,万泰生物官宣与香港大学、厦门大学战略合作,鼻喷新冠疫苗已获得了关键性临床试验数据。据悉,这款疫苗是基于双重减毒的流感病毒载体、携带新冠病毒RBD基因的疫苗,将对多种新冠病毒关切突变株有广谱作用。
华兰疫苗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疫苗生产企业,在流感疫苗等领域拥有领先优势。早在2009年,企业就研发出全球首批H1N1流感疫苗,并于2018年实现四价流感疫苗上市,一举填补国内空白。在新冠创新疫苗研发方面,华兰疫苗也专注于吸入式疫苗赛道。不久前,华兰疫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明确表示,目前企业研发的吸入式疫苗冻干鼻喷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已经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很快将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