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6日,涨势如虹的新能源充电桩概念行情突然中断。炬华科技开盘大跌18.69%,道通科技大跌14.84%……一则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似乎正在引起市场的担忧。
2月16日,涨势如虹的新能源充电桩概念行情突然中断。炬华科技(300360.SZ)开盘大跌18.69%,道通科技(688208.SH)大跌14.84%,盛弘股份(300693.SZ)大跌8.85%,绿能慧充(600212.SH)、永贵电器(300351.SZ)、科林电气(603050.SH)等个股跌幅均超过6%。整体相关概念下跌1.26%。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在众多利好支撑下,新能源充电桩概念会突然集体下跌,这是否意味着这轮行情会就此结束?
中国充电桩蓝海已经打开,出海进程却突遭变数
2月15日晚,来自美国的一则消息,对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的预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月15日,美国正式发布了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最终规定。其中要求,联邦政府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器必须在美国生产;从2024年7月开始,55%的充电器成本需要来自美国零部件。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相关市场的担心。贸易保护主义正在从传统的服装、机电,以及芯片领域进一步延伸至新能源充电桩领域。
在此之前,美国只是制定了一个不具约束力的目标,计划将美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从目前的约10万个提高到2030年的约50万个。这无疑是继中国充电桩市场之后的又一个庞大的市场。为此,西门子等多家公司计划投资超过7亿美元,以提高美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产能。
据国信证券测算,2025年欧美整体充电桩市场空间合计约731.2亿元;2030年欧美整体充电桩市场空间约2515.1亿元,数量总计达4971.1万个。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中国的充电桩生产商,以及相关电子、电力配件商而言,是一块不小的“蛋糕”。
毕竟,对于美国的同行来讲,充电桩作为新型能源网络设备,尽管在高压充电、能源互联网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但是在大量的零配件、生产制造工艺上依然属于机电、电子产品,这是中国企业的强项。
目前,中国充电桩企业和技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早已身经百战、经历了产品、技术上的快速迭代。在品质、稳定性、价格方面,中国充电桩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物美价廉的中国充电桩正在成为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新宠。
与此同时,由于海外市场的充电桩价格较高,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开拓市场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据市场人士测算,欧美充电桩市场净利润率可以达到20%,充电桩系统/模块毛利率海外高于国内(高10个点毛利率),还有市场的开拓将显著提高中国充电桩企业的盈利能力。
光大证券指出,欧美市场充电桩定价往往较国内更高。因此,对于有能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桩企来说,充电桩出海成为必选项。
然而,此次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最终规定的出台,以及采取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政策,却将严重阻碍中国充电桩企业的出海之路。
部分企业股价受挫,但尚且难以影响中国充电桩产业发展
正是受此影响,2月16日,涨势如虹的新能源充电桩概念行情突然“熄火”。炬华科技(300360.SZ)开盘大跌18.69%,道通科技(688208.SH)大跌14.84%……充电桩板块指数整体下跌1.26%。
从下跌较大的个股中可以看出,目前受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前期海外业务开展较为迅速的充电桩企业。
中泰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相较于国外充电桩企业,国内充电桩企业更具成本优势,国内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在近年来已经加大了海外扩展力度,海外市场份额有望迅速提升。
道通科技在此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充电桩业务在欧美市场的销售订单量逐步增长,目前交流桩产品已进入costco、BestBuy、HomeDepot等海外商超渠道,直流桩已陆续与多家海外CPO、运营商、政府等客户达成了合作。
2022年道通科技全年实现充电桩营收9,459.59万元,其中大部分订单来自欧洲市场,四季度以来欧美的直流桩订单逐步开始加速。
而盛弘股份在2022年的半年报中透露,公司Interstellar交流桩通过欧标认证,公司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BP)的中国桩企供应商,将成为公司产品开拓C端市场先例。
香山股份(002870.SZ)也曾经表示,公司已在进行欧标和美标充配电产品的开发,目前公司的欧标充电桩产品已经完成开发,正通过公司的海外团队和渠道逐步投向海外市场。
此外,炬华科技、奥特迅(002227.SZ)、绿能慧充(600212.SH)等企业也都在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业务开拓。
尽管目前美国在充电桩上的贸易保护政策只是刚刚公布,尚未实施,也未对企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但是市场对于下一步国际新能源“竞争”即将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担心却正在加强。
一旦美国实施了相关政策,中国充电桩企业势必将失去更多的海外市场。此外,下一步欧洲是否也会跟随出台类似的贸易保护政策,目前尚未知晓。
只不过也有乐观估计表示,相对于海外市场来讲,中国的充电桩市场规模足够庞大,发展空间广阔。未来10年,中国充电桩建设仍然存在约6300万台套的缺口。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2500亿元,几乎是整个欧美市场规模的3.4倍。
目前,美国在充电桩领域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不足以影响中国充电桩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鼓励充电桩网络建设政策的落实,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桩概念在短暂的破折之后,热情依然还将延续。
下一步,真正应该考虑的是,中国企业在面临外部压力变大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国内市场,开拓欧洲、中东、东南亚等更多市场,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最终在竞争中取得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