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天保基建等多股涨停!市场热度能否延续?

摘要:国家税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3月增速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17.9%。

4月7日,房地产板块异动拉升。截至当日收盘,天保基建(000965.SZ)、中交地产(000736.SZ)、我爱我家(000560.SZ)、国创高新(002377.SZ)等多股涨停,信达地产(600657.SH)、新城控股(601155.SH)等跟涨。

消息面上,国家税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3月增速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17.9%。

1680858305976376.png

第一季度住房消费逐渐回暖

近日,国家税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住房消费呈现出逐渐回暖的迹象,2023年1-2月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3%;3月增速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17.9%。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1-3月,国内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2%,是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增长。其中,3月销售额环比增长36.7%,同比增长24.6%,呈现双增长的良好趋势。

另据克而瑞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超过半数以上的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出现同比增长的情况。其中,央国企及部分优质民企凭借热点城市布局以及积极的销售策略,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韧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华发股份等企业的业绩表现较为突出。

市场人士分析称,利好政策的持续拉动将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重要保障,如果政策端持续发力,购房者的置业信心恢复,购房需求有望逐步提升。预计第二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态势,环比第一季度有望小幅增长。

房地产市场热度能否延续?

针对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曾在2022年业绩会上表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就像今年春天赶上的闰二月。虽然温度稍微低了一点,但毕竟春天还是来了”。

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情况或许不能持续。针对这个担心,我们不妨来看看专业的券商机构是如何解读的。

银河证券表示,房地产销售情况明显得到改善,3月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商品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70%、31%、39%。随着地产利好政策的落地、居民购买力逐步恢复,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改善的趋势有望得到延续。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进入到第二季度,各地继续推行因城施策,部分地区在限购政策、公积金贷款政策、发放购房补贴等增量政策上仍有一定的空间。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已经由“量升”逐渐过渡到“价稳”的阶段。在房价趋稳的情况下,第二季度的购房市场有望延续热度。

而湘财证券则认为,目前楼市复苏的分化现象比较明显,非热点城市受到供应增加的影响,去化率有所下降,所以房地产市场热度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该机构同时指出,居民收入的恢复情况和购房意愿仍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少数房企业绩表现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从已发布2022年年报或预告的数据来看,大部分房企的业绩惨淡,甚至还有出现巨亏的情况,只有少数房地产企业的业绩表现比较稳健。

根据新城控股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去年实现营收约1154.57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31.37%。谈及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本期物业交付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减少较多所致。同时,归母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减少88.94%,主要是公司房地产项目结转收入和毛利相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中交地产(000736.SZ)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5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5.36%。该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到市场下行、交付项目区域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交付项目的毛利率相比上年有明显的下降。

阳光城(000671.SZ)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亏损80亿元-1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了亏损进一步增加的情况。针对业绩大幅下滑,该公司解释称,去年房地产行业销售整体下挫严重,公司销售回款缓慢。

不过,也有少数几家房企的业绩表现依然稳健。万科A(000002.SZ)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038亿元,同比增长11.27%;归母净利润约为226.2亿元,同比增长0.42%。

冠城大通(600067.SH)则在202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根据其披露的2022年报预告,公司预计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0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增长105.12%至107.68%。另一家房企大名城(600094.SH)同样实现扭亏为盈,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134.47%至141.26%。

除此之外,国创高新、新华联(000620.SZ)、美好置业(000667.SZ)等公司也出现了业绩减亏的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