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果园”),于2月3日发布了2024年盈利预警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预期2024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亿- 4亿元,而2023财政年度盈利约3.62亿元。此外,该公司预期于2024财政年度收入较2023财政年度的113.91亿元下降不超过15%。
百果园解释称,预期亏损及收入下滑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内消费疲软,公司 2024 年下半年优化产品组合、降低毛利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二是加盟商从高租金收入比门店搬迁至低租金收入比门店,专注优势门店,加盟门店数量从 2023 年底的 6081 家减至 2024 年底的 5116 家;三是执行 “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 新战略,门店翻新、营销活动等导致开支增加。
对此,百果园将采取措施改善经营表现,其一以持续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为基础,对经营效率进行优化;其二为扩大销售规模,满足市场需求,本公司扩展水果礼产品线,开发节日限定礼品及小包装礼品等,打造水果礼品牌;其三进一步降低加盟成本,激发加盟商持续拓展其加盟店。
业绩承压负重前行,平均每日关闭约5家
资料显示,百果园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作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 。其发展历程丰富,从创立之初,百果园便不断探索转型、拓展业务、成功上市并进行品牌升级,曾获多项荣誉,在水果连锁领域地位领先,被誉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因为价格高昂,被戏称为“天价水果”。
近年来,百果园的业绩波动较为明显。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113.12 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 9.9%;2023年实现收入113.91亿元,仅微增0.7%;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55.94 亿元,同比下滑 11.1%。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利预警公告中,百果园的加盟门店数量出现显著下滑。从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 6,081 家减少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 5,116 家,减少了965家,2024下半年,百果园加盟店关闭速度加快,从6月底的6011家减少至年底5116家,半年内关闭了895家,平均每日关闭约5家。这是百果园近几年加盟门店数量首次缩减。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百果园主打高端水果的定位与当下宏观经济状况形成较大反差。在经济环境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发生改变,对价格更为敏感,高端定位的水果产品面临市场需求的挑战。此外,百果园整体运营水平欠佳,加盟连锁店在执行总部策略时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使得公司的战略推行遇到阻碍,无法有效将总部规划转化为实际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了整体业绩表现。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品牌形象遭受冲击
近年来,百果园作为水果连锁零售行业的知名企业,门店遍布全国,但食品安全问题却频频引发社会关注。
2024年“315”期间,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门店被曝光诸多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如员工无健康证上岗、用腐烂水果制果盘高价售卖、售卖隔夜水果、以次充好、卖过期水果且总部检查流于形式,对查出问题的处理不够坚决。
对此,百果园武汉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对武汉银海雅苑店相关问题高度重视,对涉事加盟店停业整顿、全面彻查,整改期间员工工资由总公司承担,涉事责任人及相关管理层将被处理问责,同时组织全国门店自查自纠并将在官网公布报告,各门店也积极配合主管部门检查,暂未发现同类问题。
不仅是此次“315”被曝光的问题,百果园在过往也多次出现此类问题,像其子公司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被处罚,相关投诉平台也有大量关于其水果质量的投诉。这些问题源于内部管理不足,外部水果零售竞争激烈,部分门店为降成本放松对食品安全把控。
对,此百果园也进行了整改,在整改措施上,扩充农残检测项目,严格检测果品;发布《鲜切水果用原料果》企业标准;引入BLOF种植技术;采用先进冷链物流;旗下子公司通过CMA资质认定复查,建立专业检测中心;推出“三无退货”政策等。
实际上,食品安全问题对百果园负面影响较大,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市场地位受威胁,还面临法律风险和成本增加。
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朱教授看来,食品安全对于食品零售企业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还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他建议百果园重新梳理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与监管;完善门店运营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以此挽回消费者的信任,重塑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