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王健凡
寒意渐浓的11月,一纸来自美国商务部的调查结果,让这家A股市场的"明星新股"再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作为国内低速载人车辆领域的佼佼者,绿通科技曾凭借"百元新股"的光环,在资本市场掀起一阵热议。11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一份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给这家曾经的新锐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调查显示,作为强制应诉企业,绿通科技将面临22.84%的反补贴税率。绿通科技对投资者网表示:公司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并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应对本次"双反"调查。从市场端,公司将进一步拓展在国内市场和非美市场有增长潜力的国家或地区的客户,形成多元化的销售布局与销售网络,提高客户数量,分散经营风险,尽可能减少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细究绿通科技的业务版图,不难发现这家企业与美国市场的深度连接。在这片高尔夫运动蓬勃发展的土地上,绿通科技的产品早已扎根多年。超过85%的产品远销海外,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全球贸易格局日趋复杂的今天,这场反补贴调查无疑是对绿通科技的一次考验。
频频分红减持、资本运作引关注
2023年3月6日,绿通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募得资金21.01亿元,较招股书计划募资额4.05亿元超募达418.88%。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却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刚刚上市,绿通科技便开启了密集的分红计划。2023年4月26日,公司发布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并派发现金股利9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294.04万元。这一举动引发深交所关注,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分配方案的考虑依据及合理性。对此,绿通科技回应称,此举是为响应证监会关于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倡导,旨在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
分红故事并未就此落幕。不到三个月,公司再度推出分红方案。2023年8月25日半年报显示,绿通科技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9元,派发现金股利9441.06万元,并于9月20日完成实施。短短7个月内,公司分红总额累计达1.57亿元,其中实控人张志江以30.96%的持股比例,获得了4871.59万元的分红收益。
当分红渐入尾声,减持大幕却已悄然拉开。近期,以创钰系为首的私募基金股东公告称,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这些私募基金均为IPO前投资者,目前合计持有公司17.85%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第六大股东赫涛作为创钰铭晨等的实际控制人,已于今年6月25日与配偶匡小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连同其一致行动人拓弘投资合计转让796.53万股。此外,公司原第三大股东何志钊也已在今年8月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300万股,套现约4700万元。
在这一连串资本运作的背后,绿通科技的股价表现也令人难以乐观。自2023年3月9日触及149.5元/股的历史高点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数据显示,从2023年3月16日至今,股价持续处于破发状态,截至12月18日收盘仅报24.45元/股。
营收净利双降、产业基金谋转型
纵观绿通科技的经营轨迹,上市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2015年至2022年间,公司业绩持续向好,营收从1.44亿元增长至14.71亿元,净利润从531.53万元攀升至3.12亿元。特别是在上市前两年,公司净利润更是连续实现翻倍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44.08%和145.09%。
然而,这条快速上升的曲线在2023年戛然而止。上市当年,公司营业收入降至10.81亿元,同比下降26.48%;净利润降至2.63亿元,同比下降15.64%,这也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双降的局面。今年前三季度,这一颓势仍在持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24.24%;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9.81%,降幅进一步扩大。
面对业绩下滑,绿通科技开始谋求转型。对投资者网,公司表示将从市场端、产品端和资本端三个维度发力:加强非美地区和国内市场开拓,扩大产品品类并升级产品性能,同时坚持内生发展与外延增长并举。
公司公告显示,绿通科技拟与广州创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规模为6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公司拟出资5.93亿元,占比98.83%。该基金计划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
站在2024年年末回望,绿通科技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从"百元新股"之姿登陆A股,到面临美国商务部的反补贴调查;从上市前连续两年业绩翻倍增长,到上市后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从募资超四倍、密集分红,到股东密集减持、股价持续破发。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折射出企业发展的阵痛,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对于这家曾经的"明星新股"而言,如何在全球贸易格局变迁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如何平衡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将是急需面对的考验。(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