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太极集团:加码创新推动成果转化 瞄准“药王”破局生物药版图

8月21日晚间,太极集团(600129.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6.58亿元,归母净利润1.39亿元,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正,公司现金流充沛且抗风险能力突出。

报告期内,医药集采扩围、医保控费持续、及行业穿透监管日趋严厉下,中成药市场产生了一定波动,公司业绩不可避免受到了相应影响。不过,短期波动不改公司向新而行的发展大势,上半年太极集团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夯实消化代谢用药、呼吸抗生素用药等重点领域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于变局中开新局,除在中成药、化学药领域稳健发力外,更加速扩充生物药版图,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太极集团新药研发进程稳步推进及新品种陆续上市,预计将为业绩增长注入全新动力,公司有望充分释放成长潜能,开启全新成长周期。

聚焦新药加码研发投入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太极集团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商业、药材种植及研发等关键环节,是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其拥有13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手握1241个中西药批文、88个国家独家生产批文,且有409个品种已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在领域布局方面,公司深度聚焦消消化代谢用药(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太罗为代表)、呼吸抗生素用药(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为代表)、心脑血管用药(通天口服液、丹参口服液为代表)、麻精抗肿瘤用药(盐酸吗啡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小金片为代表),以及大健康产品(还少丹、太极上草、补肾益寿胶囊、五子衍宗丸为代表)“4+1”重点治疗领域,构建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集群。

近年来,太极集团始终不遗余力地瞄准新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2020-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累计超1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也已呈翻倍之势,为推动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延续增势达1.37亿元,同比增长18.12%。在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下,太极集团研发成果显著,并呈多点开花之势。

在中药领域,今年1月,太极集团呼吸系统用药华盖颗粒在澳门获批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成立后批准的第一个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华盖颗粒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并已列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此次获批上市,是太极集团推动传统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在化药领域,太极集团同样进展显著。例如,公司神经系统独家产品盐酸吗啡缓释片已完成“适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需要每天、连续不断、长期阿片类镇痛治疗的疼痛”I期临床,该新药为24小时渗透泵型。从公司已上市12小时服用一次的盐酸吗啡缓释片来看,在2024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超2.7亿元,是阿片类内服TOP4产品,市场表现优异。据太极集团公告显示,目前国内尚未有盐酸吗啡缓释片(24h渗透泵型)获批上市,因此该产品未来上市后预计将有不俗表现。

锚定“药王”推动首款生物药

“中化生”全链布局进行时

生物药作为我国医药领域先导产业,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之一。以科技创新为底座,太极集团近年来深度聚焦生物药研发创新,力求在中药与化药之外,进一步扩充生物药版图。

据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与默沙东的K药双双创出销售新高,司美格鲁肽狂揽超166亿美元,坐稳了药王宝座。作为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近年来在在全球减肥和糖尿病药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国内市场,司美格鲁肽同样颇具市场。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在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2024年司美格鲁肽整体规模已突破60亿元,而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也达到15亿元以上,蝉联生物药市场TOP5品种,特别是目前国内暂无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获批。

基于司美格鲁肽卓著的市场潜力,太极集团正在加速切入该赛道。今年上半年,太极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新药3.3类申报IND获受理,目前正处于审评审批进程中。后续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进程的不断推进下,未来该新药有望成为公司首款生物药,竞逐更具潜力的生物药市场。而随着太极集团“中化生”领域众多新药研发创新成果的逐步落地,其更有望凭借丰富产品管线,实现业绩与市场份额的双重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