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福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8.09万元,同比增长15.77%,公司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二季度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单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7.63%和53.81%。
上半年期间,福成股份在持续巩固食品加工主业与推进新品研发的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区域市场,充分发挥品牌、产业链一体化与区域布局等核心优势,在食品制造、餐饮服务等民生消费领域的竞争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展望未来,随着肉牛养殖行业周期回暖以及预制菜市场持续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公司有望凭借其贯穿农业、食品加工与餐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进一步释放协同效益,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主业稳健增长
饮食大消费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
福成股份的业务主要围绕饮食大消费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目前已形成了对第一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食品制造业及第三产业餐饮服务业的全面覆盖。报告期内,公司各主营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大消费产业链的整合效应持续释放。这种“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布局,增强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有助于优化成本结构、强化品质溯源与风险抵御能力,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具体进展来看,在种植业方面,福成股份上半年通过控股子公司直接向农业土地所有人或经营权持有人租赁土地,目前已获得6.45万多亩农业土地经营权。通过向上游种植业的拓展,公司有效完善了饮食大消费产业链闭环,保障了终端食品和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了公司下游业务成本,为自身打造了完整绿色饮食产业链的上游基础。
在畜牧业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三个养牛场(西吴南、北区,兴隆庄东、西区和刘家河养牛场),养牛场总建筑面积66.72万平方米,活牛存栏容纳能力达到四万头,其肉牛养殖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在食品加工方面,公司采取自营产品与代加工并行的策略,现已与盒马鲜生、呷哺呷哺、海底捞、全家便利店等多家优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通过布局的持续深化,公司有效拓宽了收入来源,并通过服务头部企业强化了“福成”和“鲜到家”品牌的渠道影响力与市场认可度,为其食品制造业务的规模化与高端化发展奠定基础。
而在餐饮服务方面,“福成肥牛”品牌目前拥有23家直营店,包括14家火锅店和9家烤肉店,在华北等地享有较高知名度。报告期间,在线上线下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该板块上半年仍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其主要源于公司通过优化门店布局和运营效率,有效提振了盈利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通过经营大消费产业链,福成股份目前已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闭环体系,其既能保障食品安全、降低产业链成本和稳定供应,同时肉牛养殖排泄物回施农田,减少化肥使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生态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已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餐饮的闭环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同与互补效应。上游农业与畜牧业为食品加工与餐饮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材料供应,有效控制成本并保障食品安全;下游餐饮与食品业务则消化中游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这种一体化模式显著增强了公司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福成股份有望继续凭借其全产业链优势,在消费复苏与健康饮食需求提升的趋势中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肉牛养殖行业进入产能去化阶段
预制菜赛道需求有望持续高增
除了依托一体化产业链和品牌优势构筑的竞争壁垒外,行业需求的整体回暖也为福成股份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这一趋势在畜牧业与食品加工业务中表现尤为突出。
据了解,福成股份在肉牛养殖领域深耕多年,凭借其规模化的养殖场布局和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已在行业内建立起显著的领先优势。公司始终保持牛场规模稳定,活牛存栏容纳能力达四万头,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行业层面看,当前肉牛养殖行业在经过价格下行后,整体仍处于周期底部震荡阶段,产能去化正持续进行。根据兴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伴随产能去化和进口价格走高,2025年国内肉牛市场供给将呈现边际收紧态势,中长期看行业周期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而在食品加工领域,近年来,伴随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及消费习惯转变,预制菜赛道因此迎来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行业监管政策逐步完善、标准不断提高,市场从早期粗放竞争步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拥有完备供应链、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预计将持续提高。
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福成股份早在2007年便布局预制菜领域,建成现代化预制菜工厂,总建筑面积约10万㎡,率先实现从传统作坊式生产向标准化、高质量制造的转型,成功打造“鲜到家”这一知名品牌。截至目前,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涵盖牛排系列、方便菜肴、肉糜类、焖锅类、卤肉等多个热销系列。其“福成鲜到家京东自营旗舰店”多款产品表现突出,部分入选“京东金榜-方便菜金榜”,显示出较强的市场认可度。预计未来凭借先发布局、持续优化的产品结构及全产业链赋能下的品质与成本优势,公司预制菜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与整合趋势,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持续赋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