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下店面越来越多,但平均收入却在减少;线上收入大幅下降,失去了具有发展潜力的阵地;依靠“卖房”增收,主营业务却在下滑……都市丽人的未来如何?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程睿
出品丨鳌头财经
都市丽人业绩报喜,却掩盖不了实际收入的下滑。
近日,都市丽人(02298.HK)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9.18%;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97%。
拆解来看,2024年,都市丽人“贴身衣物产品”收入达25.55亿元,较上年同期26.43亿元下降3.33%。其中,公司线下销售额达21.44亿元,较上年同期21.19亿元增长1.2%,远低于门店增长幅度。
这表明,都市丽人的加盟商生意越来越难做。
二级市场上,从2021年5月开始,都市丽人股价一直低于1港元,是名副其实的“仙股”,堪称“垃圾股”。
不难看出,都市丽人的投资者越来越不看好公司。
作为都市丽人的掌舵人,郑耀南却报喜不报忧,还声称2025年公司将会继续按照“大省强县”线下策略推进,门店目标数量是5000家。
百亿销售额成泡影
都市丽人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家快时尚内衣品牌,主营文胸、内裤、睡衣及家居服等产品,公司于201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2012年,都市丽人董事长郑耀南公开表示,公司将启动“万店计划”,预计到2015年,门店数量从近4000家扩张到8000家,冲刺百亿销售额。
上市当年,都市丽人收入达40.08亿元,同比增长37.4%;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简称“净利润”)达4.25亿元,同比增长54.8%。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都市丽人零售网络拥有约7026家门店,其中6049家门店是加盟店,977家是自营店。
2015年,郑耀南完成了“万店计划”目标的“一半”。截至2015年12月31日,都市丽人分销网络包括8058家零售店,其中6937家为加盟店,1121家为自营店(不计收购品牌的分销网络)。
由此来看,都市丽人门店扩张速度达到了预期,但收入却相差甚远。
2015年,都市丽人收入达49.53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达5.4亿元,同比增长27.06%。
尽管目标未完全达成,但2015年对于都市丽人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这年公司收入创下至今第二高,净利润则是最高水平。
2016年,都市丽人关闭多家亏损门店,门店净总数下降,拥有分销网络包括7651家门店,其中1523家自营店、6128家为加盟店。
同期,都市丽人收入达45.12亿元,同比下降8.9%;净利润达2.42亿元,同比下滑55.2%,公司百亿销售额成泡影。
对于大面积关店和业绩大幅下滑,都市丽人将其归因于“中国内地贴身衣物行业的结构性调整”。
业绩陷入疲态之际,都市丽人开始引入战略投资者。
2017年5月,都市丽人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复星国际全资子公司以2.5港元、9.17%的溢价配股6亿港元。交易完成后,复星成为都市丽人二股东,也是战略性股东。
同时,复星还与都市丽人的4个大股东签署了业绩对赌协议。
2017年,都市丽人的收入和利润分别为45.42亿元和3.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31%,其中收入增幅未能达标。
2018年,都市丽人的收入和利润分别为50.96亿元和3.78亿元,分别增长12.2%和19.3%,两年合计的业绩达标。
需要注意的是,都市丽人2018年的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都市丽人分销网络分别拥有7181家门店和7305家门店,其中自营门店分别为1290家和1406家,加盟门店分别为5891家和5899家。
都市丽人的店面数量依然不及郑耀南提出的“万店计划”。
“白干”了8年
完成业绩对赌后,2019年,都市丽人实现收入40.82亿元,同比下滑19.91%;净利润亏损12.98亿元。
都市丽人给出的理由是,由于零售市场转差及在2019年下半年推广销售旧产品有实际困难,基于以不同渠道按折扣价出售旧产品的新策略,公司提取存货减值拨备约7.38亿元。
2020年和2021年,都市丽人收入分别为30.57亿元和33.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和-4.94亿元。
至此,都市丽人已连续3年亏损,累计达19.1亿元,而公司上市后所有盈利年的总净利润仅19.02亿元,相当于“白干”了8年。
不仅如此,截至2021年年底,都市丽人的分销网络减少至5970家门店,其中1269家自营门店,4701家加盟门店,店面锐减。
2021年后,都市丽人业绩虽有回暖,但大不如前。
自2022年开始,都市丽人决定回归传统优势的下沉市场,启动“百城千店战役”。
郑耀南对都市丽人转型做出规划:2022年完成“筑基起势”,2023年“渐入佳境”,2024年“重塑非凡”。
2022年和2023年,都市丽人营业收入分别为30.09亿元、27.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02.4万元和4248.3万元。
2022年财报中,都市丽人将业绩扭亏为盈的一大因素归功于成本管控。2022年,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减少21%,一般及行政费用减少18.8%。
彼时,郑耀南表示,过去在市场拓展上走过弯路。“2021年之前的升级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成长的方法。直到我在国内的各个地级市、县城和镇街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大家认为都市丽人是一个价格亲民、产品品质不错的品牌。这让我有非常大的收获,都市丽人要回到三四五线市场去。”
都市丽人高管在财报会上总结2022年业绩时提到:“如今都市丽人存货下降到近5年的新低,恢复到以前最佳的经营状态。2020年以前的库存对比减少了4.4亿。这是过去5年以来最健康的一个存货水平。”
财报会上,郑耀南在业务回顾中谈到:“如今我们单季的售罄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几,相当于都市丽人的巅峰时期。”这个变化带来的最大结果,就是毛利率水平的提升,让企业现金流和经营状况变得更为健康。
2023年3月,都市丽人开张超100家门店,当年,全国门店数量超4000家。
2024年收入实际在下滑
都市丽人业绩持续向好,但仔细分析下,却不尽然。
近日,都市丽人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9.18%;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97%。
截至2024年末,都市丽人门店超过4500家,其中主品牌“都市丽人”门店占比为94%,“纯棉居物”门店占比为2.5%,“欧迪芬”门店占比为3.5%。
面对过去一年的线下市场压力,都市丽人认为目前的开店速度符合公司预期。
郑耀南透露,2025年,公司将会继续按照“大省强县”线下策略推进。门店目标数量是5000家,但相较于数量,公司对店效的要求会高于以前。“只有优秀的店效才能让加盟商可持续发展,这非常重要。”
显然,都市丽人门店从巅峰时8000多家,到现在的4500家,开了关、关了又开,循环往复。
从2024年业绩来看,都市丽人“贴身衣物产品”收入达25.55亿元,较上年同期26.43亿元下降3.33%。
这也意味着,都市丽人的主营业务收入在下滑。
财报显示,2024年,都市丽人“贴身衣物产品”中,线下销售额达21.44亿元,较上年同期21.19亿元增长1.2%。
与门店增长情况做对比,都市丽人门店的收入整体在下滑,加盟商的生意可谓越来越难做。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都市丽人“贴身衣物产品”中,电子商务收入达4.11亿元,与上年同期5.24亿元相比减少21.63%。
都市丽人表示,本年度减少部分低效益自运营电商平台,导致相关电子商务收入有所下降。
2024年,都市丽人真正创收增长的是“产业及物流业务”,实现收入4.55亿元,较上年同期1.14亿元增长近3倍。其中,“物流”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6.09%;“产业项目销售”3.28亿元,上年没有这样的收入。
据了解,“产业项目销售”是都市丽人于2022年将位于广东东莞凤岗镇的原中国玉泉旧仓库,改造成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和智慧物流仓储,其中近四成面积保留自用,约六成面积对外销售。
都市丽人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都市丽人玉泉项目占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截至去年年底,都市丽人签约面积约占可售面积的74%,合约金额约4.9亿元(含税),其中2024年内交付入账的收入约3.2亿元,余下单位将在2025年底陆续交付并确认收入。
实际上,如果剔除掉这3.2亿元收入,都市丽人2024年收入有所下滑。
都市丽人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蔡玮轩介绍,上述入账的产业项目扣税后为公司贡献利润约6000万元-7000万元,占公司2024年利润的一半。
线下店面越来越多,但平均收入却在减少;线上收入大幅下降,失去了具有发展潜力的阵地;依靠“卖房”增收,主营业务却在下滑……都市丽人的未来如何?
二级市场上,从2021年5月开始,都市丽人股价一直低于1港元,是名副其实的“仙股”,堪称“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