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带头,车企集体炮轰懂车帝

12月10日,余承东在朋友圈转发AITO汽车官微发布的《无惧严寒,问界系列车型冬测表现官方解读》时配文怒斥懂车帝测试为“坑人的测试”,余承东还在评论中称,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懂车帝每年都会做冬季测试,在余承东发朋友圈之前,懂车帝刚发布《2023懂车帝冬测》,测试了严寒情况下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有约20个车型参加测试,其中,问界M7增程版以31.6%的续航达成率排名倒数第一。

从文章内容来看,懂车帝公布的“插混组统一WLTC4标准纯电续航达成率”结果显示,问界新M7的纯电续航为55.3公里。AITO汽车与懂车帝经过确认后得知,车辆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AITO汽车认为这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电量快速下降。同时,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AITO汽车称,在低温、极寒等工况下,电耗策略需要兼顾电池寿命和更好的驾乘体验,问界新M7在极寒情况下通过保留更多电量,来为用户带来更舒适、更安心的用车体验。

节点AUTO注意到,除问界发声外,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也表达了对这次测试的质疑,其中,长城汽车在官博上宣布将于12月14日召开“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为公众讲解新能源冬测的标准。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则发文表示不认同,他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

目前,懂车帝方面的回应是此次冬测所有车辆的续航测试标准都是一致的,不会针对某个车型。网传的“又制热40分钟”其实已经包含在71分钟的整备时间里,实为谣言。

懂车帝东测能引发这么大的反应,一方面与测试成绩的影像有关,懂车帝以C端用户为主,其测试结果能影响到潜在车主,厂家当然会重视;另一方面在于冬季续航衰减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东北很少有人买电车,原因就是冬季续航掉的太多。目前,车企主要通过提高热管理效率来提高冬季纯电续航。一位汽车工程师此前曾对节点AUTO表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电池在材料上能取得突破,但行业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AI财评
从财经视角来看,懂车帝冬季测试引发的争议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技术标准上的不成熟,也揭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余承东的公开批评和长城、吉利的质疑,表明车企对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高度敏感。测试结果的公开传播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进而影响车企的销售业绩和股价表现。此外,这一事件也凸显了第三方评测机构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其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受到质疑,可能会影响其商业合作和广告收入。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建立更加统一和透明的测试标准,以减少市场误解,促进健康发展。同时,车企应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电池技术方面,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减少对第三方评测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