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与升级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营经济尤为重要。
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创新的核心引擎之一,不仅肩负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无处不在
回顾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从40年前的小本经营到如今实现质的飞跃,中国民营企业的实力今非昔比。近年来,民营企业数量持续攀升,占全国企业总量的比例已跃升至92.3%,总数超过5500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也大幅增加。更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的规模与实力显著增强,500强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约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
我国的民营经济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更加“强健”。我国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2.8万家激增至42.2万家,占比从62.4%跃升至92.8%。研发投入方面,规模以上私营企业R&D经费从2708.8亿元增长至11940.9亿元,占比从37.6%提升至61.7%。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民营企业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6家增长至现在的34家,增长幅度超过5倍。
民营经济的身影也无处不在,在很多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商业航天领域,自2014年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涉足以来,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年间,商业航天相关企业注册量激增,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成为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的重要力量。从成功入轨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到填补商业SAR卫星空白的卫星发射,民营企业不断刷新着商业航天的记录,展现出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强大实力。
尽管核电领域此前多为“央企控股、地方政府参股”的模式,但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放宽和市场的开放,民营企业开始积极参与核电项目的投资与建设。今年8月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中,就有10家民营企业参与,合计出资45亿元,实现了核电领域投资多元化的新突破。
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民营企业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今年的开通的杭温高铁一期义乌至温州段,就是由温州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以51%的占比出资控股建设的。
民营企业其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今年6月,一家无人机企业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成功开辟了一条长达2.7公里的空中运输通道,该通道飞行海拔介于5300米至6000米之间,刷新了低空经济作业的“新高度”。腾讯过去六年间,累计投入高达3205亿元用于研发和创新,全球范围内已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达到3.7万件,专利申请总数更是超过了8万件,稳居全球专利申请排行榜前列。
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更多守护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并非唾手可得,民营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得到更多的守护。
为了保障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正积极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立法进程。该草案自2024年2月开始起草,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于12月25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法律层面,民营经济将得到“平等对待”和“公平竞争”的坚实保障。
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化,民营企业在资金、政策等方方面面也都得到了“守护”。
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总额高达1万亿元,占全国同类优惠总额的71.3%。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同时,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国家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此外,国家还致力于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此外,国家还致力于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充分利用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促进投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