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军出任农商行龙头新掌门,1.6万亿重庆农商行将迎新变局?

重庆农商行近两年管理层换防频繁。

文/每日财报 张恒

继4月8日率先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快报一周后,农商行“一哥”重庆农商行官宣迎来新任掌门人。

4月16日晚间,重庆农商行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提名新任党委书记刘小军为执行董事候选人,同时选举刘小军为董事长。公告还显示,刘小军担任重庆农商行董事长的资格尚需自股东大会选举其担任执行董事后,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其董事及董事长任职资格后生效。

这意味着,这家总资产超过1.6万亿元的全国最大上市农商银行,自2024年10月份前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辞任半年后,终于迎来了新一把手。

48岁“少帅”刘小军成新任掌门

1975年12月出生的刘小军,现年48岁,在国内头部农商行体系中算是一位年富力强的“少帅”。这位金融领域复合型管理专家,曾在国有大型银行、头部信托机构及国家级投资平台担任过高管,是金融行业的多面手。

此次是刘小军于去年初自北京跨域履新山城后,再度迎来职业生涯的进阶——执掌重庆资产规模首屈一指的本土法人银行。而此次职务调整距其空降重庆尚不足一年,充分彰显监管部门对其跨领域综合管理能力的认可,也延续了其职业生涯中"高频轮岗、持续历练"的培养轨迹。

根据履历,刘小军的金融从业轨迹早年深度扎根京城金融腹地。2002年取得研究生学历后,其职业起点落定于建设银行总行,曾任国际业务部副经理、房地产金融业务经理等核心岗位历练。

在历经四年于建行总行系统培养成长后,2006年刘小军转战中信信托,开启新篇章,历经信托业务二部三级跳(高级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主导信托八部筹建并实质主持工作,最终晋升业务总监,并于2016年5月获任成为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完成从业务骨干到决策层的蜕变。

2024年初,重庆市委组织部的干部公示打破了刘小军既定职业轨迹——时任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刘小军突然空降山城,拟任重庆市管企业正职。仅隔一个月后便获任成为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实现从信托领域到国资投资平台的跨界转型。

一年之后,刘小军调任重庆农商行,其职业轨迹也呈现出跃升态势:从管理不足2000亿资产的市级投资平台,跨越至掌舵总资产逾1.6万亿元的全国农商行标杆,管理资产规模实现8倍量级跃升。

近两年管理层“大换血”,“一正四副”高管架构迎期待

从高管人事变动角度来看,这几年重庆农商行的管理层换防十分频繁。

2024年10月,谢文辉因工作调动,辞去重庆农商行董事长、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行长隋军在其离任之后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谢文辉在重庆农商行履职近20年,下一站将担任重庆农商行第二大股东渝富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渝富系”是重庆农商银行主要股东。目前,渝富控股集团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持有重庆农商银行9.88亿元股份,持股比例8.7%,位列该行单一第二大股东。

而此次接棒的刘小军,此前任职一把手的重庆发展投资公司,是重庆农商行的第六大股东。

副行长作为核心管理层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农商行“换血”力度更是非常大,这一两年副行长几乎换了个遍。2023年8月、10月,该行副行长高嵩、副行长王敏,先后因为工作调动、到龄退休而辞职。紧接着在2024年年初,该行另一名副行长董路也因为工作调动辞职。与此同时,去年3月28日,该行任职时长超过8年的专职副行长舒静被解聘,次日便被通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2023年10-12月及2024年3月,以上副行长职务均迎来新人补位,周国华、谭彬、张进三人担任重庆农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先后获得监管批准。其中,周国华、张进此前均任职于重庆银行,谭彬则是从重庆农商行内部提拔。而在2024年末之时,具有工行背景的唐莉,则是空降至该行担任副行长,不过目前其任职资格尚未获得监管核准。

进入到2025年,一开年重庆农商行副行长之位又发生了变动,该行原执行董事、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张培宗因工作调动原因辞去所有职务,行长隋军再代履行董秘一职。也就是说,彼时该行行长不仅要履行自身职务,还需要兼任代理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的三重职责,由此引发了市场对重庆农商行战略推进和内部管理稳定性的担忧。但好在如今刘小军的到来,将会极大程度上分解行长隋军的压力。

可以看到,随着2016年即担任副行长的张培宗突然在今年离任,目前重庆农商行副行长职务均为近两年新上位的“新鲜血液”,而且经过一番调整下,如若接下来唐莉副行长和刘小军董事长任职资格顺利获批,那么重庆农商行将形成董事长刘小军+“一正四副”新管理层格局,为日后内部经营管理战略的开展实施和落地执行打下根基。

经营质效有喜有忧,投资收益六年翻5倍

就重庆农商行目前经营业绩层面来看,虽然其在规模上有着农商行“一哥”的美誉,但实则多年来发展跌宕,业绩喜忧参半。

从2022年开始,该行的经营业绩便持续表现为增利不增收,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重庆农商行分别实现营收289.91亿元、279.56亿元,期间增速依次为-6%、-3.57%;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6亿元、109.02亿元,增速则依次为7.49%、6.1%。

进入到2024年,重庆农商行则打破了这一趋势,业绩实现双增。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去年该行取得的营业收入为282.62亿元,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为115.13亿元,同比增长5.6%。

拆解利润表具体来看,《每日财报》发现,去年重庆农商行的主业创收能力出现“滑铁卢”,取得的利息净收入为224.95亿元,同比减少9.99亿元,降幅4.25%。

有分析人士指出,受减费让利政策实施、LPR下调以及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等因素影响,重庆农商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对企业贷款进行让利,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其资产端的收益空间,导致净息差出现大幅下降,使得2024年利息净收入承压下行。报告期内,该行净息差为1.61%,同比下降12个基点。

我们知道,银行主业利息净收入承压下行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而这时候要想实现整体营收增长,就必须靠非息收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拉动,重庆农商行也确实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实践的。

据悉,重庆农商行非利息净收入以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主,2024年总计取得了57.67亿元的收益,同比增长高达29.23%。其中,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12亿元,同比下降10%;而投资收益却高达41.99亿元,和2023年末的21.69亿元相比,暴涨了93.56%。

也就是说,重庆农商行在2024年把很多债券投资的账面盈利变成了实际收益,从而反哺于利润增长。该行也在财报中表示道:“去年集团加强市场研判,优化交易策略,丰富投资品种,把握交易机会,增厚金融资产整体收益。”

拉长周期来看,自上市以后重庆农商行加大投资力度是一直在做的事情,投资收益就慢慢成了它很重要的 “第二增长极”。

Wind数据显示,2019-2024年,重庆农商行的投资收益分别为6.61亿元、9.29亿元、11.56亿 元、18.22亿元、21.69亿元和41.99亿元,6年时间增长了超五倍之多。在已经上市的A股10家农商行里,其投资收益从2022年开始就排第一,2023年还是第一,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也应该排在前面。

虽然债券投资给银行的利润表带来了好处,但它潜在的风险也不能忽视,比如利率变化的风险、投资期限不匹配的风险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被认为是未来银行主要增长极且被视为当下我国金融领域“最大风口”的手续费及佣金业务上,重庆农商行近些年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之势,而且更重要的是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收的贡献占比也在一步步降低,2020年-2024年依次为10.3%、8.83%、6.6%、6.41%、5.7%。

根据一系列数据走势可见,真正能体现商业银行服务能力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了,而同期投资回报实现显著增长,这一结构性变化折射出重庆农商行战略转型的深层逻辑:传统存贷业务派生收益的比重正在让位于主动投资布局,标志着其业务驱动模式正从息差依赖型向多元收益型加速演进。

除了金融投资带来的助力外,去年重庆农商行净利润实现逆势增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另外两板长斧,一是压降营业成本;二是信用减值损失维持平稳。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农商行成本收入比为31.86%,属于行业中等水平,较2023年全年的33.94%大幅下降了2.08个百分点,说明该行大幅压降营业支出。该行在财报中解释降本的原因是:“集团积极优化资源配置,采取降本增效‘四步法’,开展成本作业分析,制定降本举措,形成长效机制,完善督导考核,推动落实降本增效。”

而在减值损失方面,我们知道,信用减值损失是银行的一种预防性费用,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而计提的。早在2023年末之时,重庆农商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4.2%,而到了2024年末,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与上年基本相等。一方面说明投资收益带动营收增长和降本取得不错效果,重庆农商行不需要再大幅压降拨备来“调节”利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该行的资产质量可能面临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18%,虽微降了0.01个百分点,但是在已经披露2024年报的6家A股上市农商行中,该行不良率不仅是唯一一家超1%的,而且不良率数值也是最高的。

根据重庆农商行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业绩快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6103.3亿元,较去年底增长了953.88亿元,增幅达6.30%。资产规模稳增长的同时,重庆农商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实现了双增,其中营业收入72.24亿元,同比增加0.96亿元,增幅1.35%;实现归母净利润37.45亿元,同比增加2.21亿元,增幅6.27%。

资质质量方面,同期该行不良贷款率也继续得到压降,为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63.30%,较上年末基本持平。

对于该行今年一季度的主要业绩指标能够实现较快增长,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在全国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重庆农商行经营质效还不错,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也需要该行时刻关注业务结构均衡发展,以及资产质量未来有上行风险的压力。”


AI财评
【财经锐评】重庆农商行管理层大换血背后:转型阵痛与隐忧并存 重庆农商行"一正四副"新班底成型,48岁少帅刘小军掌舵,凸显地方金融国企高管年轻化趋势。其跨银行、信托、国资平台的复合背景,或助力该行突破传统农商行发展瓶颈,但频繁的人事更迭可能影响战略延续性。 经营层面呈现典型"跷跷板效应":利息净收入持续承压(2024年降4.25%)与投资收益暴增93.56%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其从息差依赖向主动投资转型的迫切性。但需警惕两点风险:1)手续费收入占比连年下滑至5.7%,中间业务短板可能制约长期竞争力;2)1.18%的不良率居同业高位,资产质量压力未根本缓解。 短期看,债券投资收益与成本管控支撑了利润增长,但这种模式可持续性存疑。新管理层需在数字化转型、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战略领域尽快破局,方能真正实现从"规模冠军"到"质量标杆"的蜕变。(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