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25日讯(记者 石雨)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意在从严监管万能险,推动万能险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
从《通知》的要求来看,涵盖规范产品发展、提升保障水平、强化账户管理、强化资金运用监管、规范销售行为五个维度。要求背后是问题导向原则,主要聚焦于保障功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个别公司资金运用较为激进等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治理。
谈及《通知》出台的背景,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向蓝鲸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一方面,近年来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保险公司为吸引客户往往又提供高结算利率,可能因实际投资收益不足导致利差损。而且,5年期以下万能险负债期限短,加剧了保险公司资金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部分保险公司将万能险异化为短期理财产品,通过高结算利率和灵活退保条款吸引客户,偏离了保险的保障本质。此类产品易引发消费者过度关注收益而非保障功能,形成‘短钱长投’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
具体来看《通知》要求,针对产品发展的规范性,《通知》提出,要明确万能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针对进一步提升万能险保障水平,《通知》提出,引导保险公司拉长万能险保障期限,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五年期以下(不含五年)的万能险,鼓励通过合理调整退保费用、保单持续奖金等产品设计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
聚焦少数万能险承诺保证收益,投资激进等突出问题,金融监管总局提出要强化万能险账户管理。
一方面,从账户设立到注销,全流程规范。账户设立时,重点规范启动资金运作。账户存续期间,要求公司定期检视账户资产负债状况,及时补足缺口。账户注销时,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明确触发机制和相关要求,确保公平合理。
另一方面,重点规范账户结算。要求公司根据账户真实投资情况合理审慎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建立结算利率平滑机制,同时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
同时,强化万能险资金运用监管强化集中度监管,对万能险资金投资单一股权投资基金、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等的比例,从严设置上限。强化关联交易监管,禁止通过多层嵌套、通道业务等方式开展不当关联交易。强化非标投资监管,对万能险资金投资非标不动产和非标金融产品的比例,从严设置上限。
针对规范万能险销售行为,《通知》要求公司加强销售人员分级分类和产品适当性管理,防范销售误导。制定销售“负面清单”,列举保险公司销售万能险不得存在的六类行为,禁止保险公司通过为万能险提供间接或隐性担保、变相缩短产品实际存续期限等方式,异化万能险产品属性。强化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强调对最低保证利率调整、账户注销等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事项,要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告知消费者。
“《通知》是对万能险产品发展、风险管控、市场秩序的全维度约束“,一位人身保险相关负责人记者表示,监管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万能险产品回归风险保障与长期储蓄功能,更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