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雷达丨欧洲金属家具市场悄然崛起:“感谢”特朗普?

  地震、火灾、暴雨、极寒……今年,我们时时在清早被这样的新闻惊醒,感受到世界各地面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恶劣气候给皮实且可塑性强的欧洲金属家具带来了更强市场需求。

  从气候、关税到战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未来家居出海的局面。家居新范式将撷取国外市场调研公司对近期市场动向的统计和预测图表,作为简报,为有出海规划的同行提供可量化决策依据。

  关税战前后对美国的金属家具出口在萎缩

  根据德国数据公司Statista的行业数据,中国金属家具出口贸易额在2021年达到约1296万美元,而此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金属家具出口目的国。家居新范式对比几个国内城市海关出口数据认为,这个估值有可能以家庭用不锈钢家具为主,未计算办公用柜类、工业用家具等大件产品。因此我国金属家具总出口额事实上大大高于该规模。

  对于我国最大的金属家具出口市场美国,我们在未来几年不抱很高的增长期待。就算忽略关税摩擦的影响,仅以钢制品为例,根据路透社对2023至2024年美国钢制品进口数据的统计显示,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的钢制品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在这几年虽有下滑,但基本难以撼动。在亚洲,美国正在显著提升从越南、我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的钢制品进口。

  而我国对美国的钢制品出口,处于规模较小且略有收缩的态势。整个金属家具行业的对美出口前景,因受到相同政策影响,所以与此接近。

  全球金属家具市场中欧洲市场的地位

  总部位于印度的全球市场调研公司Maximize Market Research于2024年对全球金属家具市场的估算显示,因气候、性价比、以及时尚风潮等原因,全球金属家具市场整体上处于需求蓬勃成长中。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单品为床、长沙发、桌椅。而欧洲市场是继北美、亚太之后的第三大市场。如果考虑到中国在亚太市场占据很重要的份额,对国内企业出口而言,欧洲事实上是我国金属家具的第二大海外市场。

  加拿大研究公司Nova One Advisor指出,欧洲户外金属家具市场在近年将保持高达7.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让这个市场需求尤其值得关注。对比Statista对欧洲整体家具市场未来五年(2025-2029)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的预期为2.32%,美国智库The Conference Board对欧洲未来两年GDP的成长预期为1%左右,而欧盟委员会对欧洲人口增长率的预期是到2026年之前维持在1.5 %、之后逐步下降,我们就可以理解,7.2%的市场增长率是多么罕见的需求爆发。

  欧洲金属家具市场国家需求分布

  根据法国专业数据平台Report Linker的分析,欧洲对金属家具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环保考虑,也包括政府环保政策导向带来的切实补贴利益。2024年,需求前三位的国家为德国、荷兰和法国。而增速前三位的国家则为西班牙、荷兰和德国。  因此,荷兰和德国市场是格外值得关注的。家居新范式回顾2024年各大展会新品设计风格认为,荷兰和德国属于欧洲始终以现实主义家居设计风格为主流的为数不多的区域。简约、结实耐用、适合各种天气、功能合用,都是这两大市场的普遍需求。不过,捎带年轻化、活泼或非主流的时尚元素,也可以帮助赢得一部分市场。

  当然,出口欧洲也会有其特别的本地壁垒,例如本地工业化程度高、对金属家具的质感要求高,以及运输昂贵等等。此外,中国家居品牌的知名度、存在感,目前确实远不及本地品牌。

  家居新范式建议,如有需要,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着手提高面向欧洲市场的金属家具出口。

  第一,选择对中国背景电商渠道接受度比较高的群体进行产品规划;

  第二,品牌从名称到展示,尽量做到欧洲化(而不是简单地拼音化或翻译);

  第三,可以先选准节日、重大活动等欧洲产能和供货很难突然跟上的场合切入销售和产品设计(如节日聚餐场景);

  第四,稳住中档偏低市场,但不要过分降低档次。

  结语

  金属家具出口市场目前受到北美贸易问题的影响比较明显。欧洲市场的成长机会和多样性,可以成为同行关注的机会。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金属家具出口市场正面临结构性调整:美国市场受关税壁垒抑制,欧洲成为战略替代选项。Maximize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欧洲户外金属家具CAGR达7.2%,显著高于家具行业整体增速(2.32%)及欧盟GDP预期(1%),形成"需求-政策"双轮驱动格局。德国、荷兰等核心市场呈现"基础需求+时尚溢价"的二元特征,建议采取差异化策略:1)供应链方面,利用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对冲欧洲运输成本;2)品牌定位避开本土高端品牌竞争,聚焦中端性价比市场;3)把握ESG政策红利,强化环保认证提升溢价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市场对产品工艺和合规性要求较高,企业需平衡短期出口收益与长期合规成本,建议通过跨境电商试水降低市场进入风险。当前窗口期约3-5年,需警惕欧洲本土产能复苏及潜在贸易政策变化。(298字)